大学生村官网 > 温馨派对> 正文
内心充满宁静的力量
2012-01-20 12:00:00

  敬爱的父亲:

  昨晚谈话的最后,您问我是否知道明矾,我回您说化学没学好,仅凭常识知道明矾有净水的作用。您说,明矾能净水在于它能沉淀杂质,沉淀很重要。听这话,我知道您是暗示我应当自省了。关上房门后,我并没有安心睡着,今天一早提笔给您写信,比起父女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我还是比较钟情用文字来与你沟通。

  父亲,首先我非常赞同您长久以来灌输给我的价值观,但是我并不认同您说我对农村、对农民没有怀抱应有的感激和尊敬。我忘不了人前人后,您始终如一地强调您是农民的儿子,我则是农民的后代。自小我一放寒暑假,您就把我送到乡下奶奶家,采蘑菇、挖土豆、掰苞米、上山、爬树、打弹弓等等……您知道吗?这些不单构成了我童年带有野味的美好回忆,而且对我此后性格中较一般女孩子坚强、勇敢,包括审美上偏向自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记得小时候每次您和母亲去乡下接我,看着我沾着灰尘泥土,像农村孩子一样被山风吹得黑红红的脸蛋和指甲缝都是土渣儿的双手,相较于母亲眉头拧在一起的无奈,您的眼神总是闪过欣喜和宽容,现在的我知道,母亲那是心疼她奉为小公主一般呵护的我,而您是在我身上看到了您儿时的影子,您不希望在我身上丢失同蓝天白云的亲切,丢失山沟小溪间的快乐,丢失同泥土血脉相连的根基,这些我都知道,而且,您确实非常成功地指引我在内心凝聚了一种常被称作泥土情结的情感,这份情结让我从来不缺乏安全感,因为我头顶天,脚踏地;这份情结也让我从未失望丧气,因为我清楚春种秋收。父亲,我能熟练背诵的两首现代诗,除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所以我并不认为从骨子里散发泥土气息的人会对农村、农民缺乏诚挚的感情。

  父亲,昨晚我跟大学同学通电话交流工作近况的时候,我承认我发了几句“牢骚”,我说农村缺乏精英意识,农民缺乏远见。当时我无意瞥见您的表情,挂掉电话,您的教诲就劈头盖脸地来了。我一直听您说而不解释,是因为我知道您是恐我涉世不深,对农村现状认识偏差而影响心境。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我并非您所说的那种闭门造车,成天流连于小伤小感,在您看来十分矫情的文艺青年。我对农村的情、对农民的爱,说深沉、说真切,都丝毫不为过,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罢了。

  父亲,我从未跟您说过,其实刚参加工作的前半年,我是比较茫然不安的。幸运的是,我所就职的村子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书记是位非常有涵养,且勤政爱民的人,村两委班子求真务实,而且怀有忧患意识,这是我觉得特别难能可贵的地方。更可喜的是,许多从村子走出去的精英人士都积极地回村建厂或者积极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性的回馈。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了我许多莫名的压力,因为每次听到优秀大学生村官帮助村子创收的故事,总是下意识地感到惭愧,也正因如此,我选择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在村务工作、服务村民上下功夫,以此排遣这种失衡感。

  父亲,就在前一秒钟,我不经心地将眼睛转向窗外,却惊喜地发现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终于拨开云雾,此刻是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上午7点零5分,我看到了“太阳初出光赫赫”,我见到了“一轮顷刻上天衢”,还有在阳光照射下,看起来异常遒劲有力的那四个字——宁静致远,父亲,此时我内心愉悦平和,充满宁静的力量。

  父亲,读完这封信,您是否会意一笑呢?母亲,我知道您一定会在父亲旁边偷看,感谢您对我的百般疼爱。岁末年初,女儿在这里借着初升的红太阳,恭祝父母亲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女儿:孙中玮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新兴区土房南村书记助理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