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河县大羊街乡政府驻地出发,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行驶,郁郁葱葱的树木渐渐映入眼帘,空气中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行驶在乡间泥土路上,远远就听见阵阵鸡鸣狗叫声,这意味着已经到了大羊街乡堵波农业专业合作社山地鸡养殖基地。
大羊街乡堵波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大羊街乡成立的首批合作社之一,该合作社于2016年9月成立,面积900平方米左右,目前养殖山地鸡1000余只,现由大羊街乡车普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陈权主要负责运营。陈权通过村委会“三委”班子组织、贫困户入股入社的经营模式,成功带动了周边群众创业致富,被评为大羊街乡“明白人、带头人”示范培养培训基地、大羊街乡“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基地。
陈权1985年出生于红河县大羊街乡车普村委会,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大羊街乡车普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大羊街乡堵波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陈权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哈尼族奕车人家,这个高大帅气的奕车汉子创立了大羊街乡堵波农业职业合作社,积极投身于“精准脱贫带动一批”中,带领车普村委会220户贫困户(其中建档立卡100户)创业致富。
创业之路困难重重
当村子里的其他同龄人都背井离乡在外打工,陈权毅然回家乡创业。2016年初,大羊街乡党委政府积极号召留乡青年创业致富,陈权捕捉到创业机会,及时召开村“三委”班子会议,结合车普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就如何发展车普村委会经济发展展开讨论。经严格筛选,“三委”班子一致同意建立合作社,2016年9月,大羊街乡堵波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结合实际专门养殖山地鸡。
项目定了,人员定了,可是,山地鸡养殖基地要建在何处?建设规模需要多大,如何建设?这些实际问题又摆在面前。陈权明白山地鸡对养殖环境、卫生、饮水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他把本村范围的所有空地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细细斟酌。经过征求村委会班子及村民意见后,陈权最后决定在堵波村建立养殖基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乡村主干道到养殖基地有3公里,其中进养殖基地有300米的路程没有通路。仅凭合作社的能力解决不了修路的问题,陈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续几天,他就早早守候在办公室门口,积极向乡领导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他多次协调汇报沟通,乡党委决定先由合作社垫资修路,后期给予适当补助。通过合作社投入1.5万元,路的问题得以解决,陈权悬在半空中的一颗心终于落地。
为了购置优质鸡苗,陈权忙前忙后,到各处查看鸡苗,同时托亲友到处打听哪里有优质的鸡苗。大羊街乡党委听闻陈权正在到处求鸡苗,主动为其出谋划策,向他推荐向红河县“五大中心”购置鸡苗。2016年11月,通过考察,陈权决定向“五大中心”购置5000只品种优、适生能力强的鸡苗试养。
合作社聘请养鸡专业户进行统一饲养,尽管如此,为了养好鸡,陈权驻扎在养殖基地,细心钻研学习生态鸡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幼苗成活率达了87%。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在合作社的示范和鼓励下,车甫村委会部分农民加入了合作社。2017年1月,在合作社的引导下,100余户贫困建档立卡户通过以分散养殖山地鸡入股的方式成为了社员,按照每户建档立卡户养40只鸡的标准,在经过适应期后,3280只山地鸡被分发到各家各户,也有部分群众通过养殖场统一养殖的方式入股。
种种养殖优势,引起了周边群众对山地鸡养殖的浓厚兴趣。截止目前,该合作社共发展社员220余户,带动了周边群众创业致富。
经济效益初见成效
山地鸡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鸡群体质优良,肉质口感也很不错,因此销售价格比较高,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每遇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附近的群众会主动到养殖基地购买山地鸡,价格可卖到20-25元/市斤,一只鸡可卖到90元左右,活鸡收入预计达90000元。自今年4月始,陈权养殖的鸡开始产蛋,每天产蛋约100枚左右,月产蛋量达3000枚,以每只鸡蛋2元计算,鸡蛋月收入达6000元。
“今年8月份,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重新进一批优质鸡苗,同时围绕旅游环线,准备在格咪村经营农家乐,这样贫困户在自家门口就能发展产业致富。”“我想趁年纪轻多为家乡父老干实事,让家乡人都富裕起来。”对下一步的创业梦想,陈权思路清晰,滔滔道来。
在脱贫攻坚这个大背景下,红河县涌现了许多像陈权这样的85后创业者,他们通过过硬的自身素质和饱满的激情回乡创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