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村官拍客> 正文
长沙女村官义卖葡萄 跨省传递雷锋精神
2013-02-28 17:25:00

(宁乡关山村的大学生村官杨思宇在义卖爱心葡萄,帮助河南鲁山县赵村乡的大学生村官朗凯源。(资料照片)) 

  (宁乡关山村的大学生村官杨思宇在义卖爱心葡萄,帮助河南鲁山县赵村乡的大学生村官朗凯源。(资料照片))

  雷锋家乡学雷锋

  再次回忆起一年前义卖葡萄的事,长沙宁乡关山村的大学生村官杨思宇,说了一句非常朴实的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去年3月,河南鲁山县赵村乡的大学生村官朗凯源,在前往救助村民时遭遇车祸身受重伤,逐日增加的医药费和债务,让原本经济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身在长沙宁乡的杨思宇,从大学生村官交流群里,了解到这一事实后,深受感动,决定要做一些事来帮助他。

  于是,她把这一消息转告给关山村民,希望可以开展葡萄义卖活动,向郎凯源伸出援手。关山村葡萄种植大户、三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纲跃听后,立刻捐出一百斤葡萄用于义卖,获得的销售收入全部捐给郎凯源。村民也纷纷响应参与葡萄义卖活动。

  在杨思宇提议下,关山葡萄种植户决定,由关山葡萄专业合作社作出承诺,除杨纲跃捐赠100斤葡萄,其他参与义卖的葡萄,每销售一斤拿出一块钱,捐赠给处在困境中的人。

  许多人得知关山葡萄义卖活动信息以后,主动打电话给杨思宇认购爱心葡萄。不久后,杨思宇收到郎凯源的短信,得知郎凯源情况得到好转。关山村通过组织义卖活动为郎凯源募集善款,结出了“爱心葡萄”的善果,实现了爱心的跨省传递。

  其实,杨思宇组织村民义卖葡萄帮助河南村官的爱心故事,只是长沙市民学雷锋的一个缩影。长沙学雷锋的成果,就如果园里的葡萄,硕果累累。

  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长沙见证了雷锋平凡的人生,也培育了雷锋伟大的精神。近年来,长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广大人民学雷锋,用雷锋精神激励故乡成为道德高地。长沙市民在长期的学雷锋活动中体会到,雷锋最朴实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应该做的”。

  长沙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顺应群众的呼声,长沙广泛开展了“当文明长沙志愿者,做学习雷锋排头兵”暨推广雷锋故乡流行语“这是我应该做的”、“高举雷锋旗帜,争做雷锋传人”志愿服务活动,春节期间,组织近千名志愿者走进车站、机场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其中,长沙的“雷锋车队”率先在全国发起“爱心送考”,十年来有600多万考生在他们的呵护下顺利进入考场、走入高校。目前,全市已发展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3000余支,学雷锋志愿者达42万人,建成雷锋号志愿者服务工作站46家,雷锋超市241家,4人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雨花区廖家湾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2007年,长沙还推出了经常性的捐赠救助平台“雷锋超市”,目前已建成由1家市级、9家区(县)级、71家街道(乡镇)级、160家社区级雷锋超市组成的互帮互助四级网络平台。举办了“雷锋超市”进大学活动,在全市十所高校建立了常态化的学雷锋捐赠救助平台。

  在长沙,处处都是学习雷锋的窗口。先后创建了“雷锋网”和“中国雷锋网”,开办了“道德讲堂”和“雷锋事迹网上展览馆”,注册了“雷锋微博”,开通了望城区“雷锋580”紧急救助热线,并在现有雷锋镇、雷锋大道、雷锋学校、雷锋纪念馆、雷锋电影院、雷锋图书馆、雷锋艺术团、雷锋专线等的基础上,开展雷锋公园、雷锋社区、雷锋广场、雷锋街道、雷锋市场等命名活动,雷锋的名字在长沙深深铭刻。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