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基层党组织引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就业不离乡 捧上“新饭碗”
2019-08-30 09:3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华维 通讯员 杨 俊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陇西县首阳扶贫车间。林华维摄

  

  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贫困户杨龙在大棚里采摘香菇。

 

  “我现在一天加工200多个包,一个月保底收入2000多元,以后更熟练了收入还会增加。”在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扶贫车间,41岁的杨玲正趴在缝纫机上忙活着。杨玲是首阳镇村民,从参加培训到熟练操作,只花了3个多月时间。“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杨玲所在的扶贫车间,是首阳镇党委引进本土大学生创办的晨鑫源制造有限公司,今年3月底建成投产,是一个集箱包加工、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的就业扶贫车间。车间党支部书记赵红艳介绍,该车间为村民提供7到15天免费培训,包教到会,贫困户每天还补贴30元伙食费。通过党支部宣传引导,已经培训并吸纳300名贫困群众到车间工作,工人每月最低工资在2500元左右,最高可达4500元。“按照现有用工情况及最低工资标准测算,一名女职工可带动一个7口之家的贫困户稳定脱贫。”

  记者在甘肃采访时看到,像杨玲这样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收入不错且稳定工作的村民越来越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甘肃基层党组织注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不离乡土脱贫致富。

  在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扶贫产业香菇大棚里,55岁的贫困户杨龙正穿梭在一排排菌棒间采摘香菇。“我一天能摘300多斤,这批香菇头茬,最好的是二茬、三茬。”说起香菇,杨龙头头是道,“一个大棚一年能产一万斤香菇,现在一斤能卖6块钱。”目前杨营村建成了36座香菇大棚,分别由36户贫困户管理。甘肃省总工会派驻杨营村第一书记张鹏介绍,这些香菇大棚由精准扶贫资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提供菌棒、统一对接销售,每个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

  村里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外出村民回归,为乡村振兴留住了人才。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李官湾村吴玉全夫妻,以前靠赶庙会卖粽子为生,今年回到村里办起了农家乐,不到半年时间挣了两万多元,从此告别了起早贪黑跑夜路的日子。“像吴玉全夫妻这样回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李官湾村党支部书记倪保成感慨地说,以前他们村是有名的“光棍村”,今年盖新房的就有7户,咱村小伙子成了姑娘们择偶的“香饽饽”。李官湾村坐落在秦州区南部的慧音山上,距天水市区5.8公里。2016年村里借助易地搬迁项目,建起小吃一条街,15户人家开起了农家乐。村里通过流转土地,引进了8个观光农业、休闲娱乐项目,今年五一假期,来村里旅游的人最多一天超过了1.2万。

  同样地,天水市麦积区党川镇花庙村通过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要素,请专家对村庄进行全面设计规划,精心打造了花庙河500米生态景观、华佗寺人文景点、村史展示等,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4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户均年收入4到5万元,今年增加到30户。村党支部书记任永生告诉记者,花庙村655人,最多时有9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全都回来繁育苗木、养殖中蜂或开农家乐,在家门口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记者来到村里时,村民张安平投资5万元改造的民宿刚刚建好,这是村里第一家民宿,一家三口在这里吃住,一天只需150元左右。站在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民宿前,张安平对幸福前景充满期待。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