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村务智库> 正文
如何化解“有话说不上”的尴尬?
2012-05-04 12:00:00

  【本期议题】

  湖南大学生村官小袁:我入村担任主任助理已经快满一年了,但到目前为止,我在村两委眼中还是个“外人”。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村两委会议时,刚准备发言,主持人却忽视了我的存在,没有给我发言的机会;后来陆续参加了几次村务会议,大家也只当我是个旁听者,说不上话。我有心改变现状,多次向村支书表示,自己可以努力当一个好助理,但书记总是说:“你一个学生娃,村里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这让我时常感到沮丧。我想尽快融入村两委,让他们当我是“自己人”,从而真正贡献自己所学,为村民做点实事,可真不知有什么好办法,希望村官朋友们帮我出出点子。

  【村官支招】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三丫村书记助理莫仲莲: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村两委不信任是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一味逃避只会让自己被动,只有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才能慢慢改变现状。记得我初到村的时侯,也曾当过“透明人”。由于居住地方远,书记特许我迟到、早退;由于我是异乡人、言语不通,同事们允许我缺席各种大小会议。结果整天无事可做,感觉像被闲置、被遗忘!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时间后,我选择放弃所有“特权”,主动申请加入值日、值班。虽然言语不通,但我厚着脸皮在大小会议中静静地听,默默地学;工作之余,我用安置费为自己添置了一辆自行车,一闲下来就到宣传栏更新信息,到田里向村民学习农务,协助困难家庭领取救济款物。此外,我虽不是摄影高手,但相机在手,村里大小活动特别受器重;虽不是电脑高手,但普通电脑问题都能“手到病除”。现在大部分村民都知道村里来了一个骑单车的大学生村官,对我十分热情,村两委也渐渐对我信任了。最后,我想说,从城市走入农村,思想、生活习惯等都有差距,只有正视差距的存在,避免浮躁心态,俯身了解农村情况,大事小事事事关心,忙时闲时时时用心,才能脚踏实地打通自己的村官路。

  福建省建瓯市川石乡川石村书记助理张玉莲:说实话,刚到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很多都是做一些整理文件、打字、复印之类的活,我也是这样。刚到村里我什么都不懂,也不怎么开口,生怕说错话,可我一直在听,从同事的聊天中一点一滴地了解村情,了解村两委,进而一步步融入集体,说出一些符合实际甚至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大家慢慢就对我这个“学生娃”刮目相看了。从刚入村时的羞涩、胆怯,到融入村两委、得到大部分村两委的赞许,我谈谈自己的三点体会:一是为人要谦虚。在村里有些人会称呼我“张书记”,我就说叫我小张吧,我是来村里学习的,请大家多照顾。在路上遇到人就微笑着打招呼,细心记下他们的名字,日子久了他们就能感受到我的热情;二是主动找事做。刚入村时恰好遇到新农保的资料整理,我主动加班加点整理了村里的2000多份参保材料,还有一些工作虽然村里没安排我去,但我也主动提出跟着一起学习,这样不仅与村两委越来越熟悉,还了解到村里的更多情况,一举两得;三是用心多交流。有事就帮忙做事,没事就和同事、村两委一起聊发展思路、谈村情民情。总之,融入集体有一个过程,接触多了,自然水到渠成。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泮水镇永定村副书记夏明伟:小袁遇到的情况,是我们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曾经历过的,从大学校园来到农家菜园,对农业农村工作缺乏经验、对百姓生产生活不熟悉,因而不能立刻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信任与认可,这是正常的,但我们要主动、积极寻找问题所在,争取尽快融入到工作、融入到团队中去。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给小袁几条建议:协调沟通。及时让同事、领导了解自己的想法和一些新颖的工作方式方法,这样既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思想代沟”,又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对做好工作的渴望;勤学苦干。在农村工作,就得走组入户了解村情、民情,与农民交朋友、向农民讨经验,结合所见所闻,积极向村两委建言献策;技术示范。充分运用所学的办公软件等技术,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以此获得同事和领导的好感与认可。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主任助理王同琼:大学生村官因为年纪轻、初出茅庐,无法马上得到村两委的认可,是可以理解的。为了真正贡献自己所学,尽快得到村两委成员的肯定,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千方百计让大家信服。我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摆正心态。承认自身不足,资历尚浅,不要急于求成。要明白写材料、整理文件、打字、复印之类的活也是一种锻炼,可以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中逐步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二是乐于助人,融入村民。加强与村里老百姓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帮助他们,用爱心去打动他们,让村两委成员看到自己的努力;三是提升能力。做好村里分配的份内事务后,可以主动帮助同事共同完成一些工作,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对一些工作提出创新见解,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许露露 整理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