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常有一些应聘大学生村官的同学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与农业一点儿都沾不上边,到村以后,一方面不知道工作从哪里入手,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知识能不能用得上,感觉很茫然。”本期议事堂,约请几位非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谈谈他们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希望他们的经历和建议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大黄巍乡西辛村主任助理梁育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我2008年走上村官岗位,转眼已经快四年了,虽然我是非农专业出身,但在这四年中我通过自己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为村民的农产品找销路,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可。还记得刚入村的时候,所看到的村情让我心里沉甸甸的。我们村盐碱地较多,农民在地里一年忙到头也收获不了多少钱,面对这种情况,我和班子成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西辛村靠种地绝对不可能致富,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必须进行转型发展。村里盐碱荒地比较多,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可以吸引资金发展养殖业。2010年7月,我们成立了占地70亩的丰宇养殖合作社,重点在肉羊、母羊繁殖上寻求突破,现在已经投入生产。说实话,当初村民对我这个非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并不认可,可经过这四年的沉淀与积累,大家对我已经非常信任了。
湖南省武冈市邓元泰镇华塘村书记助理何小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农学类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的确可以很快找到发力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农民,而非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则容易陷入迷茫,其实这是部分村官没有摆脱“专业本位思想”的缘故。新农村建设不止经济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这些非农专业的村官都有着广泛的施展才能的空间。我学的国贸专业,在湘西南农村似乎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微乎其微,于是我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定位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我的第一个发力点是着手“关爱留守儿童”,联系母校志愿者社团利用假期定点支教,深受村民欢迎。此外,像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的村官也可以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下功夫,营销类专业的村官可以助力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推广,有创业资源的村官更可以脱离专业自主创业,我身边就有一位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村官开办了养蜂场,还联合周边几个村建立了养蜂合作社,干得热火朝天。我认为,不管所学是农还是非农专业,只要我们根据村情去发掘和创新,总会找到发挥我们智慧和才干的地方。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桐井村主任助理冯健婷(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我的专业听起来好像跟农村、农业毫无关系,当初入村的时候,我就问过自己如何利用专业知识来服务农村。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已有所领悟。现在不少村里的地都已经被征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变得多样化,服务农村不再局限于农业专业的人才,而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就比如现在农村很多事务都需要用电脑来完成。像新农保,很多数据处理都需要用excel软件。我觉得,没有没用的知识,只要肯动脑筋,肯定有用得上的地方,更何况在学校里学习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利用自己能快速理解、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就可以很好地服务农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恩格贝镇蒲格卜村主任助理李电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名文科出身的非农专业大学生村官,我来到农村已经快三年了。我所在的村属于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一部分,我入村不久,就注意到村里常住人口不足1200余人,且大多数为中年妇女和老人,农作物一年一熟,农闲时间比较充裕,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相当贫乏,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不仅投入少,而且能与群众互动,如果引导到位,文化活动还能发展成文化产业,比如文化演出活动等,可以创造收益。于是,我着手组织成立妇女秧歌队。没想到实施方案刚刚出台,报名参加的妇女就达60多人,令我大受鼓舞。在我看来,专业背景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所有的专业知识都能在农村找到用武之地。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尹家村主任助理温明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我们村13社由于几年前的一场洪水,把临时性渡槽彻底冲毁。这几年春季一遇干旱,大多数水田无水泡地,延长了插秧时间。为解决村民生产灌溉难的问题,村两委班子经过研究,决定在13社新建灌溉渡槽。由于我所学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村书记带领我下去实际调查勘察,并做了影像采集及数据记录等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我利用特长,对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投产。当我看到灌溉渡槽投入使用,水田里的小苗茁壮成长时,我感觉十分自豪。我对于非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有如下建议:应该不断自我“充电”,想法设法将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农村工作中;运用先进科技,利用网络、微博等媒介为当地村民提供种植、养殖及销售的一条龙服务,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