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其实最公平公正,作为一个皖北人,来到皖南当村官,我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在这里,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耐心和坚持。”
“五四”青年节前夕,安徽省宣城市举办首届大学生村官论坛。活动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让一些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现任广德县东亭乡副乡长的丁宗良甫一开口,便直指村官心窝。
很多村官都想讨教丁宗良是如何“考”上副乡长的,丁宗良微微一笑:“不少村官整天捧着《行测》和《申论》埋头苦读,对村情村事却很少过问,我不喜欢死记硬背书本。”丁宗良在村工作将近4年,做过端茶倒水、纠纷调解、人口普查这样的琐事,也参与过村路建设、民生工程这样的难事,但不管是小事琐事还是麻烦事,她每一件都干得有模有样。比如新农合工作,以前因为管理不善,每年都会出现人员漏登漏报的情况,自从她接手后,4年里从没有出现一起因为工作失误导致群众不能报销的问题。公选中,她的笔试成绩并非最优,但面试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动了考官,“比如处理突发事件,处理舆情危机,组织考察活动,这些都不是靠背两本《行测》和《申论》就能解决的。”
听到这里,台下很多村官都坐直了身子。丁宗良坦诚道出秘诀:“我着重学两点,一是政策理论,尤其是报纸社论、时事热点、各项政策法规,二是学别人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论坛上,共有7位优秀大学生村官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在基层工作的所感所思。这中间,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该市去年通过公选当选副乡镇长的丁宗良和黄竞。他们从村官到乡官的成长经历,让大家颇受启发,坚定了大家扎根基层的信心。
现场,一名村官提出,自己也很想在村里多干实事,但他发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和艰难。对此,现任宁国市胡乐镇副镇长的黄竞深有同感:“刚到村时,我跟你们一样,激情四溢,希望能快速打开局面,立竿见影,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想做成一件事情并不容易。”该怎么办?黄竞鼓励大家:“不要退缩!”他说,当时他的村里一个当家塘口被私人承包,塘坝被冲毁近两年,承包人却拒绝修缮,黄竞决定启动修坝计划,承包人屡屡干涉,甚至对他进行威胁,但黄竞始终坚持原则不退让,最终还是将倒塌近两年的塘坝修复了。“不要担心自己不会被发现,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干事,就一定会有收获。” 黄竞的鼓劲,赢得村官们一片热烈掌声。 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