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耄耋老人当面致谢
2018-07-06 09:51:00

  不久前,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春场村民小组一位王姓村民托人给我带信,说他家的房子翻修好了,要请我去喝顿酒。收到这个消息,我是很兴奋的。因为,这座房子来之不易。

  去年下半年,我们积极动员大山深处的住房困难户易地搬迁。其中,春场村民小组有一户王姓村民的工作很不好做,换了好几拨干部上门,门槛都要被踏破了,但户主就是不松口。我们将情况向镇里作了汇报,镇党委李书记表示,当干部的就是要迎难而上,正因为工作难做,所以更要好好做。11月8日,镇书记和镇人大主席领着我们村里一行人,上门去做工作。

  我们先乘车,爬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山路弯弯曲曲的,随着海拔不断提升,手机信号也随之消失了,约半小时后,车停了下来,前方没路了,要走上一段,才能到达王姓村民家。

  路越走越陡,天越来越热,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前面是一个斜度约40度的陡坡,我特地提醒大家:“千万小心哦,上次我来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好丢脸的!”听了我的提醒,大家哈哈一笑,仿佛一路上的疲劳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伙小心翼翼通过了那个陡坡,来到农户家中。40来岁的王姓村民正在院子里给玉米脱粒,忙的不可开交。擅长做工作的村干部们,赶紧上前帮忙。人多活少,抢不上活的我在他家里四下查看起来,没想到还真给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家正房的阁楼上有一座小粮垛,里面仅装了十多袋玉米。看来,今年的收成并不是很好。我灵机一动,做工作有了突破口了。随后,由村“第一书记”张玉森首先抛出了话题,“在这么偏远的山林里,能够有效利用的田地太少了,玉米产量始终不上去吧!”可能是这件烦心事引起了对方的共鸣,平日里对我们不理不睬的王姓村民竟然开了口,“是呀,收成蛮少的!”随后,大家就帮他出主意,“不如搬出去吧,外面地多产量高,有你种不完的田地!”“新房子也漂亮,孩子上学更方便!”经过反复交流,对方终于同意拆除旧房,搬出大山。

  我们谈的这些话,被王姓村民的父亲、一位耄耋老人全听到了。他拄着拐杖走过来,主动和李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张玉森攀谈起来,老人用白族话表达着感谢,他说,“党的扶贫政策好啊,这在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所以,干什么我们都支持呀。”听了老人的话,我们都笑了。

  就在那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成功做通了一户村民的工作,还收获了一位耄耋老人的感激,让我感慨良多。扶贫硬仗,对于每个村干部来说,都是一场艰巨的考验,多多少少会遭遇委屈和心酸,但面对那些困难家庭的生活一天天在变好,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作者为云南省云龙县诺邓镇龙飞村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马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