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看到这个页面,表示您的访问出错,这个错误是您打开的页面不存在,请确认您输入的地址是正确的,或者请通过下边的搜索重新查找资源,中国江苏网感谢您的支持!
30秒钟之后将会带您进入中国江苏网首页!
“听说今年老郭种了1亩苞谷!”
“怎么可能?他都快60岁的人了,什么都没种过,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
“真的,我昨天看到驻村干部和老郭一起到田里去了。”
这是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棠秋湾村两个村民的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老郭,58岁,单身,是村里有名的“懒汉”。长期以来,他基本不种庄稼,自家土地荒废,偶尔帮别人做点农活糊口。
今年3月,棠秋湾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立了脱贫攻坚“尖刀班”,解决村里脱贫致富“老大难”问题。经过走访,“尖刀班”发现村民对老郭意见都很大,明明有劳动能力却啥也不干,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却丝毫不感到羞愧。
我和“尖刀班”成员都与老郭谈过心,但他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态度。“你可以尝试种点东西,技术、销路我们都会帮你的。”三番五次上门劝说,老郭的思想还是没有转变。
一日,“尖刀班”把老郭请过来,专门讨论他的事。一位驻村干部说:“精准识别的‘负面清单’里,对于具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愿意从事劳动的、好逸恶劳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党员大会提议、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是可以剔除的。”
一听这话,老郭坐不住了,当场表态:“我今年打算种一亩苞谷,再种一点儿蔬菜。”
听了这句话,我们就有计划地帮扶老郭,多次早上7点钟把他从床上“揪”起来,带他去别人田里学习种植技术,陪他一起搞营养土块等等。4月中旬,村里举办农技培训班,我们没有特地通知老郭,不料却发现了他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郭逐渐改变,经常下地,主动关心玉米的长势,我们终于可以放手了。
(作者为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棠秋湾村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