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心怀农村沃土 需涵养“三心”
2018-02-23 16:12:00

  2017年的9月7日,我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记得那天我背起行囊、骑着小摩托车跟随着支部书记杨超来到了那座熟悉的小村庄---美丽的杨家河村。转眼间,5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就像一颗幼小的树苗,在这片土地上茁壮的成长。

  回想起刚到村的那天,发生在我眼前的那一幕,如今还清晰可见。那是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村里的大场上晒谷,只见杨超连忙上前制止说:“待会儿有领导来村里指导工作,请你换个地方晒谷吧!”谁知话音刚落,那个晒谷的阿姨居然比杨超声音还大。还不停地说:“最近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雨,这谷再不拿出来晒可就没用了,领导来就来吧。”我看到这种情况,迈开脚步,正准备上前劝说。这时杨超侧过身来,小声的对我说:“在农村这样的琐事是家常便饭,你还要慢慢学习。”我听了这话,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句我还要慢慢学习,成了我在村官岗位上不断进步的动力。的确,刚出校门的我是一名大学生 “领航者”。如今,已经在农村工作五个月的我,逐渐的成了一名服务基层的“实践者”。五个月的蜕变,虽然有苦有累、有辛酸也有孤独,但更多的还是收获后的喜悦和对农村工作的全新认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繁琐复杂,我们要多点耐心。广阔的农村大地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最前线,也是与群众的心靠得最近的地方。各种问题在这里累积,矛盾纠纷有的甚至堆成了坨。像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鸡鸣狗盗等大小事情,处理起来都非常的棘手。但每项工作又必须基层干部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去解决,只有跟群众把道理说透说通,他们才会听我们的建议,支持我们的工作。近些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党建“整县推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干部身上的压力和责任又变得更大了。面对这些琐碎的工作,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耐心的去听、去看、去实践。对待不懂的问题,多向身边的老干部、老农民请教。只有这样我们这些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大学生才能更快的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才能把以后的农村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农村工作舞台宽广,我们要多点信心。在农村,很多的村干部都是“电脑盲”,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又不愿意学习。所以这些涉及电脑方面的工作就交到了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手中。我们刚到村工作,可能处理不了邻里纠纷,解决不了贫困户之间的矛盾。但是,正因为我们学习能力强、懂得电脑技术。所以可以胜任扶贫和党建等各种软件资料方面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工作舞台宽广,足够容纳我们现有的能力水平。我们才能够快速的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渐而能从小事中树立信心,循序渐进,胜任更高难度的工作。譬如溪水汇而成江河,小事积而成大业那般。

  “向下生根,才能向上生长”农村工作经历宝贵,我们要多点诚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用“墩墩苗”来比喻年轻干部的成长。蹲苗正是抑制了幼苗茎叶的徒长、促进根系发育,让庄稼才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我们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接触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性情的老百姓,做的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甚至还有老百姓说:“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待得时间不会长,很快就会走的”。面对乏味的工作和老百姓的质疑,我们就应该秉持一颗把诚心投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在村官的岗位上善于思考,像大自然中的毛竹一般,深深扎根于农村沃土。练就“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的过硬本领。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把握好在基层锻炼成长的机会,珍惜好在村官岗位上工作的每一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阔的农村大地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我很庆幸自己能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入到建设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军中。我会心怀农村沃土,让青春凝聚在党旗下,把初心留在农村,许几分坚卓刚毅,继续前进,在基层脚踏实地,筑梦基层。(作者为湖北省英山县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付越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