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我在村里的那五年
2017-12-14 16:39:00

  我出生在农村,农村的雨露养育了我,农民的纯朴和善良感染了我,我深深地知道农村的现状,农民的需求,所以我要用知识和青春去服务农村,这是我对农村特有的,难以割舍的情怀。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已是五年。

  2012年10月,我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村,在村民会议上做自我介绍时,不少村民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这个姑娘到我们村来干什么,怕是来也要走的吧?”从他们眼里我看到了怀疑,看到了不信任,那时我就坚定信念,一定要改变大家对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做出点成绩给大家看。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村情民意,我坚持在村,熟悉村情,完成调研报告一篇。五年的时间,我真正走进了很多村民的心中,他们的眼中少了些许怀疑和不信任,多了一份热情。

  五年来,我参与了村上的所有工作。从农村公路建设,到征地拆迁村民安置;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到二胎开放;从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到完成率达100%缴纳合作医疗费用;从协助处理村民矛盾纠纷,到独自调解村民矛盾;我逐渐的在实现中领悟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在村里协助两任村支部、村委会完成了通村公路建设、广场建设、电代煤等多项村内建设;协助党支部开展党员活动,协助村两委处理村民矛盾纠纷多次,并完成了独自处理矛盾纠纷。在电网整改的时候,因村内设立变压器的问题产生的争执,几个村民一起围堵在村委会,争吵,担忧,顿时觉得大脑都是空白。为了缓和情绪,我随手把书包里刚买的瓜子给大家分了,又倒上几杯水递到他们手中,气愤缓和了,经过我舍身处地换位思考的劝说,解释,最终他们理解了,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成就感。当村里大爷大妈当众夸我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咽的下去的委屈才能成就自我”的感受。

  作为一名村官,以岗位为依托,施展自己才华,关注青少年,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自身读研期间学习的积淀与研究经验,于2015年在北城办事处成立“蒲公英教育咨询室”并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学校、农民家中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知识,亲子沟通、兴趣选择,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职专业、高考专业选择与择校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家长在学生教育问题上遇到的各种困惑等等。于2017年5月获高碑店市志愿服务优秀团组织,个人获高碑店市优秀志愿者称号。同时,建立党员微信群,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做好党建工作。

  2017年2月,我被推选为高碑店市党代表,作为一名党代表,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做一名合格党员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在村工作五年的切身体会。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自己钱袋子,因此在做任何工作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实惠。在国家大力推行电代煤的过程中,我村也迎了电代煤。从清障到进场,从订购登记到实行安装,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全。从十一入村到供暖,可谓是步步是障碍,步步惊心动魄。机子补贴额度、范畴、电费补贴、采暖炉拆卸、暖气片清洗、电闸安装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不得不考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坚持着做好解释工作,当老百姓跟我说,家里已经供暖了,挺暖和的时候,我终于觉得自己没有白费劲。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分析贫困户的特点,精准着力,并为我村重度残疾人办理护理补贴,为我村需要因病救助的办理大病救助、临时救助。走在村里,当老百姓热情的跟我打招呼,邀请我去家里坐坐时,心里是美的。

  青春,不是终将消逝的韶华、而是历久不变的心境;不是粉面朱唇与灵活的腰肢,而是意志、想象与激情,是勃勃的生机从地底深处的喷涌。农村是最美丽的地方,农民是最淳朴的人,做村民的贴心人,是我不变的心愿。我愿以民为师,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无怨无悔的为村民付出汗水和心血。只为当合同期满时,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曾经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作者为高碑店市北城办事处南辛庄村副书记)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高晓然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