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我和村子一起成长
2017-11-21 16:13:00

  天一擦亮,我和村里的扶贫队员再一次来到建档立卡户赵富花家回访。赵富花正在新建的住房前浇灌水泥地皮。见到我们,咧着嘴笑的很高兴,边放下管子,边说一定要让我们喝口水再走,看到他这么高兴,我不禁想到两年前,我第一次跟着村干部入户工作。下着大雨,我们一行人走在泥泞的村间道路上,穿过近500米曲折蜿蜒的田埂后,村主任指着田野中间一栋孤零零的房子说:“前面就是赵富花家了。”我甚至不能相信这是一所房子,她家的门只是一块简易的木板,用几根铁丝捆在一棵树桩上,赵富花愁着脸和她的孙女正在吃饭,而饭菜就是简单的白菜和洋芋,小孙女脸色蜡黄,一看就是明显营养不良。窗户没有玻璃,只是简单地用报纸和塑料布遮着,冷风呼呼的吹进家里,床上没有一床像样的被子,衣服凌乱的堆在床脚。

  后来我了解到,赵富花的儿子没有手艺,而且因为自身发展动力也不足,只能就近打点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入微薄,已经60多岁听力不好的赵富花在家务农并照顾两个上小学的孙女。从他家出来,我很难过,感觉自己和这家人一样笼罩在愁云的阴影里,绝望又无助。

  根据赵富花的家庭情况,我和村干部商量把她纳入农村低保,通过产业帮扶政策养起了母猪;安排他的儿子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装饰装潢培训,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为她的孙女募捐了衣服书本等物品。替她家申请了补助6万的扶贫安居工程,两年后,摇摇欲坠土木房变成了两层楼的砖混房。

  两年过去了,赵富花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的其他贫困户、这个村子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以前的泥土路全部硬化成了水泥路,村里架设了路灯,田间地头机耕路、灌溉沟渠伸向四面八方,村里小学和卫生室都修葺一新。村里不断盖起了小洋楼,时不时驶过一辆辆崭新的小汽车。

  这两年里,村里人从叫我大学生到现在叫我小杨,村里的大妈偶尔会给我带一些小吃食,和我拉家常;有几个小朋友来村委会蹭网会请教我数学题怎么做,我从一个外乡人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玉龙人,这些可爱的人们热情的接纳我帮助我成长,让我从一个无所适从的毕业生成长为一个脚底有泥、心中有群众的大学生村官,我很高兴见证了这个村子的变化,也很自豪为村子的变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接下来我要更加努力,才能赶上村子的成长,和村子一起成长。(作者为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玉龙村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杨绍斌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