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布凹村一位五保户老人之间的故事。12年8月31日中元节,我在我县一条街道上亲眼目睹了可恶的扒手向一位身高一米左右、衣服破旧不堪、走路十分吃力的老人伸出邪恶之手,当时我特别愤怒,就跑到就近派出所报警,经过警察的围堵和抓捕最终把扒手抓获并找到失窃的老人,在我的指认和证实下老人的钱没有损失。三天后我到布凹村委会报到,恰逢布凹村赶集的日子,我刚走到支书办公室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没错,他就是三天前被偷的那位老人,我和支书说明来意后便坐一旁等候并观察着这位老人,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大老人已经谈吐不清,他和支书说的话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只见支书在那反反复复的跟他说:“好的,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到下午集市散了,支书忙完了才过来和我聊天,我问支书:“你真的能听懂今天那老人说的话么?”交谈后我才知道这位老人是我们村的一位五保老人,名叫胡金培,凡是布凹村赶集的日子他都会来村委会和村干部说很多话,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其实支书他们也是猜测加推测才能大概理解他的意思,这就是我和胡金培的第一次认识。
2014年10月某日胡金培到村委会找到我们,从他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小叠钱递给我看,说他去买东西别人说他的钱是假钱,我接过钱一张一张的仔细看,看完后吓我一跳,因为他递给我看的1500块钱全部是特别明显的假币,几番询问后我才知道两天前他到乡上赶集回来的路上,被几个年轻的骗子把他的钱掉包了。看着老人即将“枯萎”的面容,我顿时有些“怒火攻心”,该死的骗子,这样的老人都忍心下手,这是会造天谴的。泪水不停的在我眼里打转,有同情,有怜悯,但更多的是对老人的心痛和对骗子的憎恨。我再次打电话到乡派出所报警并恳求派出所的同学一定要把可恨的骗子抓拿归案,无耐最终因找不到更多线索没能把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2015年8月12日,我从县里骑车到村委会上班,下午三点左右我在公路上又一次遇见胡金培,他正拖着三四把竹子编的大扫帚往平寨方向慢慢的挪动着,我停下摩托车和他交谈好一会才知道他要去乡上赶集,他又一次让我心急如焚,因为这里距离乡上至少还有13公里的路程,以他挪动的这个速度到平寨时不得到半夜12点啊,于是我叫他等一下让我想想办法,可是他似乎听不懂我的话,跟我几句就继续往前挪动着。我一着急就跑过去拦住他,把我原准备背到村委会值班期间吃的饼干、面包和水全放到了他破烂的包里。我把他拉到公路边坐着等我叫车送他去,可是我连续叫停了几辆过往的车,可司机都以他年龄太大不敢载,不愿因为他一人而绕道乡上等为由拒绝了我,半小时后终于遇到一位有同情心的女司机,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并给了司机双倍的钱后,女司机才答应我把他载到市集。看着他上车后我才放心的骑车往村委会驶去,一路上关于胡金培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一样在我大脑里滚动放映着,摩托车向前飞快的奔驰着,眼水却早已悄悄划过脸颊。
回到村委会后,我内心许久不能平静,总想着整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他,我向村主任询问关于他的一切,主任见我眼睛湿润,他淡定的和我说:“小仝,我十七八岁进来村委会做文书,当时我也和你一样,特别的感性,见到这类困难群众内心就燃起一把火,想着要如何如何帮助他,但后来我才渐渐发现我们权力太小,能力太弱,方法太少,真的帮助不了他们很多,随着在村委会时间越来越长,我们见到类似情况也就越来越多,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现在在看到这些只会觉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听了主任的话我内心更加思绪万千,我很吃惊这样的话会从他口里说出来,因为在我眼里他一直是那种工作作风踏实,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形象,或许他当时这么说也只是为了开导我,但是我却因为他的那些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村(社区)干部思想上偶尔会存在一些消极的的心态,不仅仅是因为能力小、方法少,还存在待遇低、压力大等诸多因素,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大学生村官不一样的,相对于村(社区)干部,我们年轻、有文化、有冲劲、更有理想、更有抱负。我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是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路的直接参与者。倘若我们基层干部都有了这种“看破人间冷暖”的思想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逐渐减弱,工作得过且过、相互推诿扯皮,再次遇到刚才所说故事里同样情节的时候可能就会选择视而不见。(作者为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八道哨乡矣堵村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