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刚到革勒车镇鼓架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初到革勒车镇,觉得它离城太远,办公室和宿舍的墙面已经大块大块剥落,屋顶还漏水,因为修路的缘故,每周都要坐着“摇摇乐”公交车来上班,条件十分艰苦。不过待久了,也渐渐发现这里面别有一番乐趣,这里的山很美,水很柔,生活虽然艰苦,但人很淳朴。
第一天到革勒车镇时,还没正式报到就和组织委员一起走访了贫困户,其中1户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家人生活在裸露的水泥砖砌成的房子,厨房没有门,女主人见到我们很热情,但满脸病容和吃力的话语预示着她身体不好。趁着暖人的阳光,我搬出了她家的椅子,大家在院子里交谈了起来。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里有孩子上学,她的丈夫健康状况也不理想,家庭一直在艰难地维持着。当问到现在精准扶贫工作时,她一个劲说:精准扶贫确实好,扶贫干部常到家里来看看哪些需要帮助,政策都是在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现在她治病费用大部分国家都报销了,孩子上学也有了补助,连整修房子国家都有补助,虽然日子过得还是艰难,但对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了。谈话结束时,我把那些椅子搬回了她家里,她一个劲地说谢谢,叫我们下次一定不要这么客气。
回来的路上,从张委员与贫困户设身处地的沟通中,我认识到在基层要进百姓的门,就必须说百姓的话,只要我们更加细心、用心,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作人员,我们本就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现在我们更要回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
当村官的前3个月,为了让我们能有个缓冲期,镇里让我们在镇政府边工作边学习,我主要负责协助各村进行妇联改革的工作。从开始不熟悉妇联工作,到参与镇“会改联”动员大会举办,到入村协助准备大会前期资料,再到后来参与各村妇联选举大会,最后圆满完成所有村的“会改联”,虽然工作多压力大,但领导们一直在不断地鼓励和支持我,同事们也在帮助我,让我有了不断探索的勇气,不断学习的动力,有了把事情做好的决心。
现在农村妇女代表自主意识和权力意识很强,参会积极性很高,在鼓架村开会时,几乎所有在家的成年女性都来参加了会议。在驻村工作队县残联会议主持下,她们认真地听取会议精神,认真地进行投票选举。选举过程中,1名妇女代表不满意没有从她所在的小组选取1名执委候选人,当时就在会场上提出了质疑。我们一边耐心地向她解释提为妇女执委候选人的条件和要求,一边对她大胆地提出质疑表示感谢,对她强烈的维权意识表示赞赏。最终她对选举工作表示了理解与支持,积极地参加了投票选举。
在选举大会中,最忙的不是驻村工作队,也不是参会的妇女代表,而是我们的村书记。由于村里经费紧张,为了把钱省下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他没有请帮厨,在会议举行后,一个人匆匆赶去村委后面的一间小瓦房,为参会的七八十人准备午饭。
在条件艰苦的贫困村中,也许他并不是唯一一个身兼多职、才艺多样的书记,但他身上那种勤劳、节俭、朴实、为民、集体的意识,让我意识到在贫困村里,条件艰苦,突发状况多,我必须要向书记一样勤俭节约、“多才多艺”,更要学会冷静理智地去面对突发状况,耐心细心地去解释村民困惑,将心比心地去解决村民的纠纷。
2020年,村里面临着全面脱贫的任务,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协助村书记让全村的贫困户过得更好,帮助村里贫困户脱贫摘帽。
未来的村官之路任重而道远,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