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只有落后地区 没有落后劳力
2017-09-12 09:58:00

  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扶贫攻坚主战场——农村,感慨颇多。我本来自农村,也走访过一些贫困户家庭,更在网上看到很多“小伙伴”的扶贫日志和各种网络报道的贫困家庭情况。除了一些因病致贫与少数因特殊原因致贫外,更多贫困老百姓都算得上是勤劳朴实、勤俭节约的模范,让他们致贫的不是自己好吃懒做没进取心,而是落后的地区贫瘠的环境。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扶贫工作队员的扶贫日志,说的是他们晚上近9点走访到达一户贫困户家里,八九岁的小孩借着黑白电视机的光线边看书边吃着碗里简单的饭菜,只有爷爷陪着她,直到小孩上床睡觉,外出做活的父母还没有回家;老人家告诉走访人员,小孩的父母每天早上五点多就离家外出为人干活,晚上都是12点后才到家。我就在想,这么勤劳的家庭,为什么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此时,各钟农村百姓的生活情景也浮现在我脑海里,有多少老百姓不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为家庭能够有更好的收入而辛勤奋斗呢。山上长蘑菇的季节,无论刮风下雨,天还没亮,就有很多人走向大山,只为能多走些地方,多找几朵蘑菇多卖点钱改善生活;曾收购松花粉的时候,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爬上高高的松树,一天舍不得休息只为能多采集一点多买点钱改善生活;知道街上收购树花菜,山上都是找树花菜的人,从每天可以找一百多元,到后来一天找不到20元钱,还是天天有很多人去找,只为能积少成多多卖点钱改善生活;采茶的季节,有些地区土地贫瘠,一个人从早采到晚,回家翻炒晾晒加工到深夜,算算每天的工钱也就三四十元,但他们还是每天坚持着就是想着进一分是一分,能多为家里积点钱改善生活…… 

  我们能说贫困是因为他们好吃懒做不勤劳导致的吗?我们能说贫困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不愿付出没进取心吗?我看不见得。我倒认为真正导致他们贫穷的原因,更多的是环境所致;你要说他们思想保守、不知变通,那也是因为历史的和自然的复杂原因所导致的。而在那样的地区那样的环境里,即使他们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只能有那么高的产能,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劳动力转移到高产能的地区或行业上,他们就能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脱贫致富就不在那么艰难那么辛劳。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只有落后产能,没有落后劳力”。那如何让落后的地区不在落后?如何把这些劳动力转移到具有高产能的岗位上?是转移劳动力还是引入新产业?恐怕就是每一个扶贫工作者和政府所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作者:云南省弥渡县弥城镇大学生村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李学海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