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简记
2017-08-16 15:07:00

  今夜是雨夜,旁边吹着特别小的小风扇,竞敌不过窗户外面吹进来的风强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真的过得飞快,记得2014年10月13日第一天到燕川的时候,现实与想象差距确实偏大,只有床,是的,屋里就有张床,没有床垫,还有张小桌子,一台不能用的电视,还有上个人留下的铁皮柜子。组织委员带我去买了床垫,由于已是深秋,燕川是偏山区,即使是乡政府海拔也高一点,晚上所以比预想的要冷很多,没有带被子,只带了毯子,晚上冻的醒了好几回。其实白天的时候三个年轻同事跟我说了晚上冷的话打招呼,可是那时候刚毕业,23,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就这样凑合了一夜。虽与现实有差距,但是我也毕竟是农村孩子,也没有很排斥,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慢慢融入进去,甚至慢慢喜欢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很有人情味。

  到了村里,之前听别人提起过,东庄村是当地比较知名的村子,民风淳朴。待了一段时间,也了解了其他村的情况,相比较,我们村那真是好,村里道路整洁,两旁的树木整齐,还有垒的水泥护栏等等,看上去就是井然有序的样子。后来知道,东庄村虽然有基础建设的底子,但也还是贫困村,人均收入非常低。那个时候的我,还是毛头小子,自己闷声在屋里百度农村项目,可是没有一个适合,提过一两个也不现实,后来觉得不能这样无头苍蝇似的瞎跑,就沉下心来先帮村里整理档案、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防汛防火档案、党建档案、村务公开档案、村民户口、雨露计划、水库塘坝核查、农业普查绘图,后来我们村被列入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围绕这个项目的档案更多了,但是只要是村里说了,要求了,我就照办,小到围着村子照照片,大到帮村里制定发展规划,俨然就当成了自己的事业,看着自己照的照片也好,还是在李大伯帮助下做好的规划、请示、计划也好,非常有自豪感,其实我这近三年在村里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整档案,感觉自己一个书生也不是全无用武之地。

  说起整档案,我们村是贫困村,燕川乡响应国家精准扶贫计划,我们村也积极做好乡里安排的一切工作。先是贫困户排查,把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坚决剔除,让真正贫困的村民享受好政策。后是及时按照县里安排,做好贫困户录入工作,记得光这一项,为了更完善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从早到晚改了不下十遍,一点不假。扶贫,最重要的就是项目,这也是我当初最想为村子里做的事情,后来工作组来了,他们更厉害,市农行下来的,点子更多,人脉更广。那个时间我没事儿就李大伯转村,俨然一名小跟班,其实我到现在对李支书都像对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也确实有威望,确实值得我从他的很多地方去学习。然后在大家去了张家口,去了保定,去了山西,到处学习先进经验,一来学项目,一来学美丽乡村,跑跑总有效果。现在,核桃园、葡萄园、苹果园、樱桃园、油菜园、葵花园都在太行山绿化行动后建成,马上村里的大爷大娘就能收获果实,光想想就替他们高兴。光伏发电,还有驴场计划,孔雀计划都在有序进行当中。美丽乡村更是值得骄傲,现在的东庄比以前更干净很大气,马上建好的人工湖荷花池,分散在村子里的小广场小亭子,绿化树木,路灯,垃圾箱也都焕然一新,马上要离开前往唐山,前几天去村里看了看,真是由衷自豪!

  今天外面下雨,也让我想起了去年7.19大雨灾害。下雨前一天我在工作组,一起整党员档案资料,晚上就睡在了工作组,下了一夜,没停,第二天一大早李支书就来了,哟呵:小敬!常书记!小刘!小董!起来了吗,快走快走,桥快塌啊!我们一听赶紧抄起铁锹就跟他出去了,还下着雨,也顾不上打伞,李支书跟旁边的大娘借了件厚衣服披我身上,说干活可以别感冒咯。小桥离工作组不远,南边一侧的水哗哗往桥上淌个不停,然后支书就指挥着我们挖土弄成阻挡,防止水一直流到桥上。等我们把土挡弄得差不多了,才发现桥中间有一个地方塌陷严重,赶紧又找牌子不让车从这儿过了。把桥的问题先暂且解决完了之后,我们又赶紧冒雨去看村里的土房子有没有事,转了一大圈,问题不大,有的有漏雨状况,买了塑料布跑房顶上盖上,并嘱咐那家杨大伯千万注意,有问题赶紧跑。我们村由于不是山区村,问题不是很大,忙完村子里的应急后,因为乡里这会儿很缺人,山区村状况很严重。我又随队去了万寺院,去了那儿那晚,雨又下大了,真是瓢泼大雨,晚上大约十一点多,得知村口的桥洞被从山上冲下来的大树堵了,我们赶紧到村口,看了那个情景,才真的知道了为什么叫滚滚的长河,刚去那会儿水位接近桥面,水的流速让我想起了黄河壶口瀑布,村民都很恐慌,又下着雨,乡领导赶紧联系大铲车,铲车来了之后,派出所,乡里其他人员,村里所有干部都到了,把大钢丝绳一头缠到铲车斗上,一头安排人下到桥洞把树拴上,说到这儿,非常佩服乡里一名干部小付,他啥也没说就下去了,然后一棵棵硬把树都拉上来。树摆到路上影响应急车辆通行,我们又一起把大树人工拉到另一个土坑里。都弄完,雨也小了,桥下由于没有了树的阻挡,水位渐渐下降,也缓和了许多,为了防止突发情况发生,我们到旁边一个村干部家避雨,那会儿估计有两三点了。

  雨终于不下了以后,跟支书配合县里各个部门进行危险排查,上报受灾情况,先报了房屋倒塌的情况,幸好下雨的时候转移了住户,没有出现受伤的,又报了受灾的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乡里也积极发放救灾物资,市里安排人定房屋等级,后来灾后重建也都进行的很好。

  前面提到了太行山绿化,我们村也积极响应,起初建合作社就有大难题,很多人不认可,认为栽不活,就每天做工作,后来还挺圆满,搞了一个核桃园区,现在也很成气候,记得那会儿还下大雪了,我穿着的那双鞋俩月就没干净过,全是黏土,也没刷过……很记得保顺书记在核桃地里说过一句话,村干部吃不了几泡屎,根本当不成村干部。意思就是得忍。村民矛盾错综复杂,村干部去调解了,自己就得先吃点气,才能调解好。这让我想起了尹大婶、李老伯,还有李大娘。矛盾总有,到最后也都解决了。其实当解决了以后,他们对你的那个朴实的笑脸,感觉做的事情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近三年的时间,经历的真不是只言片语就能概括。在会计家整资料,留下我吃的南方工人带的咸菜;下雨的时候,村主任自己捞的野生鱼;支书家吃的大炖菜;工作组的哥哥们自己种的豆角菜,都是村里满满的回忆。

  在乡里锻炼,干的办公室,统计,网评等工作。扫过的大会议室,半夜接过的值班电话(值班电话的铃声是歌曲《好日子》,铃声一响就是一激灵),打印过得一份份办公文件,处理过得一件件市长热线,写过的很多工作总结、通知、请示、预案、规划、报告、网评,每个月报过的固定资产,企业产值能源和财务,还有企业征的征地占用税,查过的污染企业,拆过的棒渣厂,种过得核桃树,收过的养老保险,录过得各种各样的表格,所有的所有,经历的所有经历,都是我工作生涯第一站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乡领导,乡里工作上的好同事好同志,生活上的好哥们儿好朋友,村支书,村主任,会计,村委村支部,村里的大爷大娘,企业老板……都是我的老师。

  东庄村,谢谢你。燕川乡,谢谢你。灵寿县,谢谢你。

  石家庄,过几天我就要离开生活过7年的地方。唐山,我的人生下一站,定当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为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燕川乡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敬庆荣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