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8日晴,周二
是九山扶贫小分队的成员,驻村九山,负责的贫困户是九山座茨树村的杨盛潘和杨盛泰两户,今天到两个贫困户家中走访。
杨盛潘,男,1948年月出生,夫人体弱多病已去世。夫人从嫁到他家就一直身体不好,常年都需要治病和照顾所以杨盛潘不能外出务工,家里经济一直不好,家底薄,年久失修的砖木结构平房不能居住,一直借住在弟弟家。儿子杨团明,1983年1月生,初中文化,健康状况良好,能做一些简单的木工和泥工活。媳妇纪佩蓉,广东人,1981年6月生,无工作,在家带小孩。大孙子杨鑫进,2010年7月生,读小学一年级。小孙子杨健辉,2013年7月生,上幼儿园。
第一次去杨盛潘家只有他媳妇和两个孙子在家,了解了他家的大致情况后,我去走访了杨盛泰家。接下来几次走访,我要么晚上去,要么吃午饭的时候去,这样才能见到本人。刘盛潘说:“我就是想建好一栋楼房,这样就可以住自己家里!”针对刘盛潘家的帮扶措施是:1、给予危房改造指标。2、给予就业技能培训。3、给予一个低保指标。4、2017年对其入户道路进行修理。5、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跟踪服务。
杨盛 泰,1945年11月出生,夫人杨满娥,1953年8月出生,夫妇俩勤劳、老实,话不多,去他家走访总是到田地里做事去了,为了能见到他们,只能中午11点半或晚上7点半后去他家才行。儿子杨接青,1977年1月生,小学文化,健康良好,在广西务工。第一个老婆有精神病离家出走,生了一个女儿,杨芯,2005年6月出生,健康,读小学。第二个老婆是越南人也跑了,生了个儿子杨楠,2008年12月出生,健康,读小学。
这次去杨盛泰家,两个老人又出去干活了,帮他看家的老奶奶(杨盛泰的老嫂子)告诉我,:“满娥命苦,他们夫妇没有生孩子,接青是杨满娥娘家的侄子,从小带大做崽的,两个老婆都走了,在外做苦工,人老实,工资不高。两个小孩全靠他们两个老人照顾,好在两个小孩还听话。菩萨保佑两个老人家身体一直好,日子还能过得去,身体不好,小孩都没人带。”为了能把东西亲自交到他们手上,我跟老奶奶边聊天边等,一直等到他们做事回家把新农合的钱退了;将连心牌贴了;把政策讲了才走。
杨盛泰家里的老房子是砖木结构,下雨会漏,入户的路是坑坑洼洼的泥巴小路。针对刘盛潘泰家的帮扶措施是:1、给予危房改造指标。2、修理房屋政府出钱。3、给予一个低保指标。4、2017年对其入户道路进行修理。5、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跟踪服务。
接下来几次走访也都是晚上或午饭时间去走访的,这样才能当面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才能把贫困户的信息摸准、核实准,才能心安!
走访回来后已经是中午1点多,在村部食堂吃好饭后到办公室休息。在跟第一书记詹明恺交流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九山杨宵村有个小女孩特别优秀,休学在家还能考全年级第一。
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深知农村女孩求学的不易!詹书记介绍完她的情况后,我被这个勤奋刻苦、懂事好学、自强不息的小女孩感动!尽管夏季的中午烈日当空,我还是决定立刻就去见见这个引起我强烈兴趣的女孩。
从村部撑着太阳伞走了10多分钟才到杨丹家里,挥汗如雨。她家的房子是早年建的三层楼,外面还没装修,里面简单的刮了白、老旧的家具,但干净整洁。小女孩坐在塑料椅子上,瘦成皮包骨对的奶奶坐在她旁边。家里没有风扇,我和詹书记坐在她们祖孙对面,聊起了小女孩的病情,聊起了家常。
小女孩是鸣山乡九山村委会杨宵村人,鸣山中学七(1)班学生杨丹,2005年出生,三个多月前因不明原因过敏,找不到过敏源,不能行走,休学在家,通过自学考了全年级第一。杨丹的父亲在工地上做木工受重伤,左腿致残,不能干重活,母亲从她四个月大起(其父受伤离婚)从未回家看过她,一直是年迈的奶奶照顾。虽然家庭贫困,身受病痛折磨,但她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感恩,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还有个哥哥在蔡岭慈济中学读高三也是个勤奋好学懂事的好孩子!杨丹脸上的笑容告诉我,她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虽然杨丹家里不是我包的贫困户,但是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我已加她为微信好友,回村部后我第一时间把杨丹的家庭情况上报给了县妇联汪主席,为她争取帮扶。我告诉她如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会和她一起探讨,解决难题;同时我们鸣山乡政府也会给予她帮扶,资助她更好的完成学业!
用心走访,热心帮扶,能给予贫困户实实在在的帮助,才能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