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而过,恰如河水一般滚滚流下,一去不复回。潺潺溪水虽逝,却留下冲印的痕迹。岁月如梭,留下的只有年轮与回忆。不知不觉中走在村官的路上已经有将近三年的时间。
从懵懵懂懂到学习实践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指导,在村官的路上经历过扶贫开发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换届选举、乡镇两会、为民办事、填报各级所需材料、台账档案整理收集等等。有过作为工作人员奔赴开展工作,做好记录上报等相关事务;有过作为扶贫队员,与队友同窗共室而居同锅共灶而食;有过雨雪天气走村窜户填表签字;有过起早贪黑深夜加班完成工作任务;也有过断水停电父老乡亲临时救济。叹气回忆之中似乎一切归于安宁平静,又仿佛回声绕梁。这一切也许都该归功于那一条条承载过我们重量的凳子。
扎根基层服务于一线,虽有过泪有过苦有过怨,却也留下很多的情谊。驻在村子里每顿吃饭都是几个队员围桌而坐两两共坐一条长凳。要么边吃边谈谈工作的事,要么边吃边吹点小散牛,其乐也无穷。或者有时应村民的邀请,去到他们家里与其一家老老少少坐在长凳上谈笑欢声,不说工作上的事,不谈政坛风云,就顺着心情谈谈小生活,闲情逸致吹吹家常便饭。
深深印在记忆中的长凳之情是有那么一家乡亲,四世同堂而居全家欢乐和睦好客,老爷爷已经白发苍苍有80多岁了但身体依然很硬朗,精神状态极佳。每次我们去到他家里,不管凳子上有灰尘与否,只要一屁股的坐在凳子上,老爷爷都会乐呵呵的笑道“你们几个还是可以跟我们这些老农民打成一片,能入乡随俗。有些人来了就不是这样的他们会觉得我们老农家脏,不敢坐。”之后的事便是老爷爷一屁股劲的坐下来谈谈生活,吹吹散牛。聊得起劲的时候老爷爷还会大声笑谈他年轻时候的一些风流趣事。
走在农村,便是入乡随俗,别嫌弃农村环境灰乱。那“一凳”之情随处可生,生而难忘却。那一条凳子上的情谊不仅仅是与队友们的围桌而坐谈笑欢声相互关心问候;更是那入乡随俗与父老乡亲“一凳”长谈的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