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母爱是一个不好写的话题,不是因为无从下笔,而是因为一旦下笔就难以停下。人世间有很多的爱,最伟大最无私的却是母爱;红尘中有太多的情,也唯有母亲的情最深切最厚重。这般情与爱不是简单几笔就能表达透彻的,更不是一句“妈妈,我爱你”就说的清的。更何况,对于我们这种农村娃子来说,没准一句“妈妈,我爱你”还会吓到母亲,让她以为我们出了什么事。二十六七年来,无论是在母亲身边,还是外地求学、工作,母爱,从未远离。
上学时代,写过很多关于母亲的作文。印象中较深刻的是作了一篇题为《背影》的文章,被老师张贴在宣传板上。文章大意是我同母亲一起在自家田地拔玉米苗,以使庄稼稀疏有致。我速度略慢,落在母亲后面。劳累的间歇抬起头看了一眼前方的母亲,她正在用手捶打曾两次受伤的腰。顷刻间我的眼泪就涌上来。我不敢想象家中这10亩地的农活,母亲每年是用怎样的坚韧扛下来的。
2002年,我12岁,转学到离家几十里地的县城读中学,初一初二每周回一次家,初三学业紧,学校两周放一次假,我便只能半个月回一次家。那时住校,母亲每次都是一次性给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让我自己支配。因为家境一般,也受母亲勤俭节约品性的影响,我每月只给母亲要50元生活费,骗母亲说学校食堂的饭菜很便宜。其实当时学校一份清炒土豆丝都要7毛钱。顿顿吃菜的话,我的生活费不到月底就会归零。所以,我便从家带去好多蒜,自己弄了个盆,种了好多蒜苗,还腌了很多腊八蒜,就着馒头吃。这样下来确实省了不少钱。那时母亲给我做的棉被里面缝了个小包,是让我放钱的。初中毕业我把被褥带回家,母亲从被褥里翻出近300元零钱,毛票居多。她立刻把我叫过去,噙着泪把我训斥一通。那是三年中学生活里,我唯一一次被母亲训斥。我心里清楚,母亲是怕委屈了我。也是自那以后,我高中大学的生活费,母亲给的数目永远都比我要的数目多很多。
2003年非典,全校戒严,我们这群刚刚十二三岁的中学生被关在学校一个多月,不允许亲人探望,也不允许回家。很多孩子晚上在宿舍哭泣,我却表现的很淡定,下了晚自习还在宿舍借着手电筒静心读书。后来学校允许探视了,母亲来看我,问我想不想家,我竟然说了一句“不怎么想”,惹得母亲临走甚至现在都在埋怨我。其实怎会不想家,不过是不想让她担心罢了。因为我若说想家,她定是走都不踏实,同样会是抹着眼泪离开学校。
2008年高考前,小时候的顽疾慢性肠胃炎再犯,一个多月我辗转几家医院,甚至去了省会城市济南都未能治好。最后医生还是建议我休息,饮食调节。怕影响我高考,母亲决定到县城陪读。每天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一到饭点就亲自送到学校门口。陪读租住的房子房租不少,母亲便在我们学校附近的一家烧饼店找了份小时工来做。向来喜欢自己做老板娘、不愿受他人指使的母亲放下面子,去替人卖烧饼豆腐脑,我一直不知道也不敢问母亲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后来有次听同学说看到我母亲被餐馆老板娘训斥,怪她给客人的豆腐脑放的太多,会让她赔本,还要扣母亲的小时费。我听后,默默无言,晚上回去也没敢跟母亲谈论这个话题。母亲向来自尊心强胜,即便是自己的女儿,她也不愿意甚至更不愿意提及自己受训的事情。
2012年我报考心心向往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因两分之差失利,每天忙着调剂的事情,顾不得给家里打电话。母亲不懂调剂是什么,但我长时间不打电话,让她很是担心,怕我情绪失控,因为她知道我有多么想去北京读书。后来她总是怯怯地给我打电话,先问我忙不忙,再劝我不要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虽然每次都是反来复去的那几句话,我心里却很踏实,心想再不济,我也可以回县城做名老师,守候在疼我爱我的母亲身边。最后,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因为他当时的坚持原则,我没有被“特殊人物”挤掉,成功调剂到北京读研。母亲一直说我要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人家教书先生的期望。
2015年研究生毕业,我选择留京,报考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父亲觉得都读研了还是到农村,好面子的他不太支持。母亲劝说父亲,说我是个有主见的孩子,有自己的规划,再说北京城大,机会多,以后会有更多的选择,别限制了孩子。
2016年我结婚,老公家庭条件不好,公公婆婆已年近七十,而且公公年轻时丢掉一条腿,只能靠双拐走路。结婚前,我有所保留地说了公婆家的情况,父母也算同意了。但订婚前一天,看到公公婆婆,他们就犹豫了。因为在附近几个村子人眼里,我是一个“超级学霸”,从小学到高中,回回考试我基本都是班里甚至年级第一名。作为村里走出来的第二个研究生,爸妈很希望我能风风光光嫁出去。但是了解到婆家的真实情况,他们觉得这种期望打水漂了。更让他们不解的是,我和老公决定不办婚礼,虽是要与他们商量,但他们知道我已下定决心。好面子的父亲一直没给出同意的答复。母亲沉默了一下,说只要我自己不觉得委屈就好。后来塞给我一沓钱,说以后日子不好过,缺钱跟家里说,抹着泪躲屋子里去了。以后每次回家,她都各种理由给我钱,说是老家风俗。其实哪里是什么风俗,不过是因为她怕我又过于节省、苦了自己罢了。
2017年我生子。住院那天,母亲电话问我什么情况了,我说没啥感觉呢,可能过几天才生。其实怕母亲牵挂,已经瞒着母亲住院,即将进入产房。不曾想她也瞒着我,夜里买了站票,忍着腰痛,站了一宿来京。想来母女心灵感应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吧。在产房里,十指开裂的痛苦,我硬是忍着没吭一声,还很淡定地回顾应用拉玛泽呼吸法,以至于医生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在生娃。生下小宝,我第一时间微信告诉母亲,却不知此时她正在火车上。母亲到京后后直奔医院,问我分娩时痛不痛,我说不痛,我都没喊一声。听完这话,她就掉泪了,因为她知道我有多么能忍。就像当年拔智齿时,因为没能成功拔出,一个多小时了只拔到一半,医生说实在技术有限拔不出来了,竟然要从乡镇医院转到县医院。而坐车辗转到达县城,在麻药药效已快失去的时候,我坚持不再打麻药,又忍受一个半小时的拔牙之痛,同样没哼一口气。等候在旁的父亲当时已吓出一身汗。连医生都有些后怕。事后母亲问我,我只一句:因为我相信牙齿最后一定能拔出来,所以过程怎么都能忍。就像母亲常说的,因为相信日子会好起来,所以一切苦难都能忍。
来京后,母亲看到我们一家5口人挤在房租很高却仅50余平的一居室,她是略有些后悔的。但是她没有明说,因为她知道留京和婚姻是我自己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而且也知道作为她的女儿,小时候过过更清贫的日子,再加上从小到大她对我的教育是只有懂得知足,一切才会好起来。所以,她不言,我不语,未来在努力与期待中。母亲临走不舍,逗逗小宝,声音已是略哽咽,我也是忍着泪水,我知道母亲此时也一定在克制。但我们都不动声色,都是一样的坚忍。只是她离开视线那一刻我立刻泪崩。
关于母亲,实在是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太多的赠予。如果说我身上能有些许肯吃苦、懂知足、坚强隐忍的品性,都要得益于母亲,得益于母亲的爱与赠予。对于这些爱与赠予,在上学时代,我拼命学习,知道成绩是最大的回馈。而今远离家乡,结婚生子,不知以何回报。但是我明白,好好生活、幸福生活,不被母亲过多牵挂,已是她最大的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