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踏上了米脂县城郊镇卢山村的土地,成为这个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
时间过的太快,转眼我已经担任村官两年。这两年的基层工作历炼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从当初的“象牙塔”逐渐融进“黄土地”。依稀记得参加工作时的激动心情,当然,激动归激动,对于我这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心里非常清楚,农村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我去做。
村官不是官。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诫自己: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片长反复叮嘱:“到村里必须要摆正位置,脚踏实地,积极认真地协助村队干做好本村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
米脂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我工作的村子更是如此。卢山村的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且人口复杂,思想保守,自然风光也无特色;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缺少产业支撑,人们苦守着土地过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加快,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剩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极少数无法出走的青年人,原本乏味的农村生活更是少了几分活力。这就是我的村,要在这样一个村开展工作真有一定的难度……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做大学生村官,就要抹开面子,在“村官”这条路上我还要当好“学生”。于是,我下定决心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国家各类政策法规,学习片长和村队干们处理农村纠纷和办理具体事务的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助手参谋,把心放在工作上,较快地融入村 “两委”班子中。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挨门挨户的去走访,与村民谈谈心,遇到困难户或是家庭情况特殊的,我都会标注,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些走访。每当推开土窑看到的是一户户贫苦的家庭,心情比预期的还要压抑,百味杂陈。虽然,贫困的村情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削减我工作的热情,但是一次走访却真真的触动了我的内心。那天,走访村里一家贫困户,在大门口碰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她扎着马尾辫,浓眉大眼,典型的“米脂俊女子”。我很纳闷,她怎么这个时候在家?村里待的年轻人本不多,何况是一个大姑娘。我很好奇地问:“你怎么没去上学,毕业了?”她说:“初中都没毕业 。”“一直待在家里?”我又问,她点点头。我说:“你可以去城里学个手艺,比待在家强。”她说:“家里有猪、有羊,我走不了。”我没再接话。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姑娘本应该看看外面的世界,憧憬未来,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真的甘于现状吗?未来会怎样?问题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随她走进家里,坐在床头的我已听不进去她们在聊些什么。“来,吃一个蒸卷卷,村官娃娃。”阿姨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索,我接过阿姨手中的蒸卷卷,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环顾一周,家里黑洞洞的,眼前的几人我也并不熟悉,这蒸卷卷不知道能不能吃。犹豫间,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锅台上蒸好的卷卷上面爬满了苍蝇。太不卫生了,可我又不忍辜负阿姨的一片好意,我要不吃的话在她们眼里就是拉开了“距离”,在农村这是看不起对方。我起身问阿姨讨来辣椒酱,夹着大口大口地吃完。从她家坡上下来时村支书说:“她们也不是不注意卫生,只是这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或许已经习惯了;没想到你还是把那个卷卷吃下去了,真是个好娃娃;今儿是农历七月十五,对咱们农村人来说,今也算是个节令,讲究要蒸卷卷,所以才蒸了这么多卷卷,她们家生活光景不太好,平时也不蒸这么多。”一路上,我们再没有说话。
有这样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如果村里条件一切都好,那我们大学生村官又何须来到这里?如果我没有勇气和信念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在生活中我必然也会被困难击退。通过这事使我明白:在农村工作必须要有艰苦朴素的作风,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队窑办事的村民,以十二分的耐心讲解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怕麻烦和误解。就像身边的老同志经常教导我:“读大学让你学到了很多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你的工作中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你需要对村情十分熟悉,能将国家政策法规运用的得心应手,愿意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农民打交道,清楚他们锅里煮什么,嘴上拉什么,心里盼什么,眉头愁什么,积极主动地和他们交朋友,记住——农村工作最实际,人民群众最朴实。”
我刚到村里时,村委会没有网络、电脑、打印机,看到年迈的村民们要跑到县城去复印身份证和户口本,来回四十里路也没有公交车,只有过路班车,等好久才来一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可村委会没有钱去购置这些设备;我想起帮扶我村的县领导来村时说过,有困难可以找他商量。于是我抱着尝试的态度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诉求,希望他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解决村里的实际困难。“姑娘,不要着急,国家精准扶贫出台这么好的政策,就是要让贫困村实现‘六到村、六到户’,从而使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我会跟相关部门协商的。”听到领导这么安排我很高兴。没多久领导的秘书告诉我,“你们的问题就要解决了,电脑和打印机先配备,随后拉网线的就会开工。”听到这个福音,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能为村民做件好事,我也不算白来。一天,一位贫困户气呼呼地跑来问我:“为什么别人家都能通网线,就我们家不能呢?”他家的实际情况我很清楚,“我也想让咱村实现家家通网线,可是你家远离村集中居住区地理位置太偏,两个自然村的支线都无法从你家过,那条沟只住你一家,要专门为你家通网线经费实在是有些困难;不过你不要着急,总有一天咱们村的的网线会到你家的,我保证。”无论我怎么怎解释他都听不进去,在一旁骂骂咧咧,最后还是气呼呼地走了。这件事一直牵挂在我的心上,本来村里通网线是件好事,却让贫困户有了这么大的怨言,也怪自己当初考虑不周。正当我苦无良策的时候,迎来了精准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我首先就想到了这户人家,他家完全符合移民搬迁的政策。我赶忙跑去跟他讲搬迁政策,听完我的讲解后,他非常愿意享受移民搬迁分散安置政策,能搬到村里交通便利的地方是他家几代人的心愿。眼下,他家的房子已经开工,今年就能建好,入住后就可以通网线。这件事总算是解决了。
一天早晨,我刚走到村委会,一位大爷乐呵呵地喊我:“张瑞,快来看我的手机。”我好奇地问:“手机上有什么呢?”“今天我生日,我的女儿们个个给我发了二百红包,祝我生日快乐,视频时还说,下午回来给我过生日;咱村有网了就是好啊!”村里一通网线,外出打工的儿女们给父母买一部手机,教会他们怎么用,就可以经常跟他们视频,虽然远隔千里,但温馨不减。亲情通了,工作通了。看到村里一点点的变化,我欢快的心情随时光一起飞驰,不舍昼夜。
为了给村里的农民和牲畜提供更充足的水源,我和村队干们多方筹集资金寻求技术帮助,在部门间奔走了数日终于可以在后沟里再打一口井,实现引水上山。村里有一位82岁的老大爷听说后,特意翻了几架山,绕小路到后沟看打井,看到眼前钻井技术,老人高兴地说:“共产党好,好,好……”喜得合不拢嘴。旁边的村民说:“叔,你哮喘的这么厉害还来看?”“我从早上走到中午专门来看,这次不来看,等井打好一合龙口,或许这辈子都看不到了。”老人缓缓地说完。是啊!对于一个耄耋老人来说,现在村里的每一个新变化都该深深记下!这位老人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和儿子同住一个院儿,老人坚持不让儿子家给他做饭;有回中午和县林种站派驻的第一书记去他家时老人刚好在家,我问老人:“你后晌吃什么?”他指指锅台说:“面和好在盆盆了,没什么菜,有土豆,烩的吃点就行了!”我揭开锅,比拳头还小的一块面!这就是老人的一顿饭。老人气喘着咕嚷:“烟囱上的引风机坏了很长时间,也没人给修,电饭锅凑合着做饭,烧火烟抽不上去,家里呛,炕也烧不暖,只能睡这冷炕。”听闻,第一书记劝他儿子:“老哥,你不忙的话就把引风机给修修,这样下去也不行吧?”他儿子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又劝说了半天,仍然一动不动。他的态度坚定,我们也不好再说。我直接跑上他家窑脑畔去修引风机,说来我还真会修引风机,这得益于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经历。我的举动终于让他儿子有所触动,也拎着工具过来帮忙。没多久就修好了,老人高兴地说:“村官娃娃能行了还会修引风机,以后坏了还要麻烦你。”有时候讲大道理并不能把问题解决,得需要运用老百姓特有的语言幽默与处事技巧来解决问题,俯下身子,用行动去感化老百姓。村官不是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虽小,但确实繁琐冗杂。近两年,我配合村队干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各类调查统计等工作。协助村“两委”完善民主议事等制度,实现村务管理公开、公正、透明。在各项工作中,我都努力配合当好参谋助手。按镇党委的要求完善党建材料,积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卢山村曾多次获荣誉称号,我积极组织村内党员群众,一起收看优秀党员的典型事例、科教片、党的方针政策等节目,使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不断提高他们党性觉悟,村里风气明显好转,人们拉话的谈资也不再只是家长里短。
时光荏苒,经历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大小事情,现在我终于赢得了村里群众的认可,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都能积极配合我开展的各项工作,这就给我增添信心,提供了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里,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发挥特长、改进不足,虚心学习、求真务实,为加快推进和谐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青春无限,精彩无限,只要在路上,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作者为作者系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郊镇卢山村大学生村官)
【网易自营|30天无忧退货】美国JOCKEY制造商春夏新款“男式丝滑莫代尔内裤”限时仅59元,还可叠加用券>>
快捷回复给所有人...
下一封未读:
双双 【身边的第一书记】通讯员来稿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回复回复全部转发删除彻底删除举报
标记为...
移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