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上午,奉新县房管局抽签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奉新县农牧渔场蔬菜分场棚改区的群众正在这里进行抽签分房,看到村民喜悦的场景,蔬菜分场72岁的党支部书记芦德凤同志脸上笑开了花。
古稀之年重挑重担
蔬菜分场地处奉新县城城区北部,是奉新县农牧渔良种场在县城区域的一个城郊村。近年来,因县城建设进度加快,蔬菜分场土地被征用,导致房屋拆迁工作增多,关系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地分配等矛盾日益突出,蔬菜分场一度成为全县关注的“焦点”、变成干部眼中的信访“重灾区”。
2005年从蔬菜分场党支部书记职位上退休的芦德凤同志看到分场群众矛盾日益突出、干群关系日渐紧张的复杂局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他希望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老党员、蔬菜分场的老书记,在紧迫的形势面前,他希望能尽一己之力为组织分忧解愁。于是,他主动找到农牧渔场党委请缨,要求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参与棚户区改造工程。经过党委班子讨论决定,2012年5月,67岁的芦德凤再次担任蔬菜分场党支部书记,全身心投入到复杂的工作中去。
图1:芦德凤同志在施工现场勘测
敢于担当攻坚克难
征地拆迁是蔬菜分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作为项目办的主要成员,芦德凤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宣传政策、收集意见、处理难题,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在制定拆迁方案时,他常常换位思考,在拆迁政策框架下最大限度为拆迁户争取合法利益;在处理被征地村民意见时,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反复上门做群众工作,直至问题解决;在拆除旧房建筑时,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主动拆除自建房屋,以实际行动支持棚改工作;在发生纠纷与矛盾冲突时,他沉着应对,耐心解释,遇到个别比较刁蛮的群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直笑脸迎迎,耐心解释。在项目工程建设上,他不顾古稀年龄,全程参与土地丈量、工程质量监督和项目建设中各种工作的协调。他总是强调,征地拆迁中村民有情绪和不满,说明我们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还没有做到位,我们要多下功夫让群众理解。
芦德凤敢于担当、示范在前、无私奉献的行为深深影响了蔬菜分场群众。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干群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之间又恢复了和睦的氛围。蔬菜分场的村民们现在经常说:“芦书记是个大好人,像亲人一样为我们着想。”
图2:芦德凤同志工作日常
履职尽责抓好党建
作为蔬菜分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有着35年党龄的芦德凤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抓好党建工作开展和后备人才培养。2016年7月,蔬菜分场党支部被奉新县委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图3:蔬菜分场棚改区改造项目现状
通过执行党员活动日制度,丰富活动日制度的组织形式。每月8号组织全分场党员开展座谈会,通过集体学习、谈心谈话、上门走访、技能培训等形式,了解党员的思想变化,听取党员的意见建议,提高村民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成为农村小康领路人和群众贴心人。同时,积极帮助解决村民家庭困难,让全村村民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关怀。
在芦德凤同志的带领下,历时三年,富含徽派建筑气息的幸福嘉园小区挺立在过去脏、乱、差的蔬菜分场棚户区上。目前已建成房屋225套,绿地5200平方米,多功能党支部活动场所和群众文体活动中心1100平方米,全村500多村民从中受益,村民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站在幸福嘉园小区门口,迎着阵阵春风,72岁的芦德凤同志又将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践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信念。这就是我的分场书记,我的人生楷模! (作者:奉新县农牧渔场大学生村官,蔬菜分场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