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是个小城。说是小城,其实也并不小。
昌平建城历史很早,最早于西汉时期就开始设县了。明正德年间升为州。昌平是北京的北大门,被称为“密尔王室,股胧重地”。素有“京师之枕”美称。金、元有居庸关、龙虎台等险隘,明代是陵寝所在,今是首都卫星城。小城背面是军都山,南面则是京师重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所幸寓所离军都山不远,可时常登临,极目远望,京师轮廓隐约在野。禁不住为这儿的大气象所折服。当经过西关那巨大的李自成铜像时,不禁更加生出许多敬意来,足踏昌平,剑指京城,何等豪迈,简直就是气吞山河嘛。
其实小小昌平也很美。先不说青山流碧,北风送爽,更不说小河流波,一水横贯。单是几排绿柳,掩映路旁,就足以让人沉醉。小也有它别致的美丽。几排道旁绿柳,几路街角花坛,显示这这个城市小小的细致的美。其实我也不敢说是这些花和柳点缀修饰了昌平城,昌平城的美,其实是大气象与小精细的结合,这是一种复合的美感。
最喜欢昌平的黄昏。在夏天,黄昏比较绵长,显得格外留恋。没有云,而太阳尚未落下,柔和温暖的阳光从山头上泻过来,照着翠绿的树叶,你会看到柳叶那绿绿的叶子仿佛在颤抖,格外美丽动心。伸手掬起一汪阳光,仿佛它在指尖缓缓流淌,令人怦然心动。太阳刚落下,天空的蓝色便显示出来。光从天上飞流而下,化作透明的瀑布,沉潜于无声与静止之地。空气是蓝的,亦可以掬于手指之间。接着路灯一一亮了起来,蓝色消退了,天空闪闪烁烁变得深邃。而各种建筑的阴影一一好像被描画在地上,水上,墙上,路上。而冬日的黄昏则变得比较利落了,大雪初霁,站于楼顶,看阳关笔直地射过来,加以雪的反射,幻化成多种色彩,每一片建筑的组合都是显示着独特的美感,竟使得这样的黄昏变得十分神奇。
一个地方的美,是要用心,带着感情去慢慢体验的。(作者为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