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楼门口,有一丛竹子郁郁葱葱,每一次路过,都让我心生遐想。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竹子的生物特征常被升华成人的精神风貌。把竹子的纵向剖开,里面只有横隔的竹节,其他一无所有,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竹子从外界不断地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不蔓不枝一心向上,追求生命的高度,临风不折、过雨不污,它的“挺拔”,代表崇高的信仰。竹节坚实心硬,连接着竹竿的每一段,支持着竹竿直立而不断,“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竹节还是生命之“气”,上有胞芽,可生枝叶,如此一来,它的“气节”就演化成了人的尊严,代表操守的正直。苏东坡在《岭南行》里感叹人不可一日无竹,因为吃的是竹笋、房上盖的是竹瓦、过河乘的是竹筏、烧的是竹柴、穿的是竹皮,写字的是竹纸,穿的是竹鞋,竹甘于将自身破碎成段、成片、成皮、成浆,它的“无所保留、无所不在、不附高贵、不避贫寒”,代表无私的奉献。为人当如竹,胸怀谦逊、信仰崇高、操守正直、无私奉献。
身边的“一根根”青涩的“竹子”正在成长。有人说,竹子用4年的时间,仅仅能长3厘米,而从第五年开始,会以每天30多厘米的速度、用仅仅六周的时间就疯狂生长到15米。原来,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已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竹子的生长规律何尝不是在提醒我们大学生村官,此时此刻的付出就是像竹子一样在为人生扎根,要找到自己的土地,打好自己的基础,用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用热忱在奉献的事业中建功,然后才能熬过那3厘米,厚积而薄发。古语有云“良相出于州府,猛将起于卒伍”。我们就是要在基层的实践锻炼中成长进步,吸收来自基层与群众的养分,否则就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不接地气成不了“大器”。“时间的岸滩上大浪淘沙,无根的脚印注定镌不牢也留不住。”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要实现提升,现在就要谋远。从加强自身建设开始,以竹为鉴,外塑气质、内强品质、知行合一,像竹子一样向下伸根、向上生长吧。
(作者为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东南沟社区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