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立足本职 助力脱贫
2016-11-17 09:39:00

  红星村委会,是全省扶贫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村,距镇政府33公里,距县城60公里,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按照省州县工作要求,突出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住房改造、产业发展、素质提升、组织建设等重点,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增收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工程,着力促进红星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7年末,实现全村181户696人脱贫“摘帽”。

  适应“新岗位”,争当扶贫“先锋队”。在2015年全县精准脱贫大会上,县委、政府把大学生村官列入扶贫工作队员之一,大学生村官这个村级特设岗位得到了更好的用武之地。到了“新岗位”,他们继续积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奉献精神,坚持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立即和其他工作队员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精准脱贫工作当中,自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想,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当代大学生村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发挥自身效力,做好“尖刀”工作。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队的一员,他们发挥了“尖刀”作用,因为相较于其他工作队员,比他们更了解实际的村情,在扶贫工作开始阶段,我主要负责“带路”工作,将工作队准确的带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并负责做好纸质档案的采集工作,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讲,群众一遍不懂,我就讲两遍,两遍不懂我在讲三遍…一直到群众弄懂为止。

  走访群众,深入摸底调查。工作队采集到第一手的文字资料,在村“三委”的配合下,确保了纸质材料的精准无误,为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录入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大数据录入阶段,可以用四个词来总结:枯燥、乏味、繁琐、重复。有时甚至为了电脑死机而没保存,抓狂的想砸电脑,没日没夜的信息录入工作,眼睛看起来就像大白兔的眼睛。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但也有开心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那晚全县统一加班修改大数据信息,夜里12点系统中途维护,难得的休息缓解并没有让队员们感到高兴,大家都是拉着个脑袋,眼睛半睁半闭,工作热情正在慢慢消减,这时村委会的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朱叔看大家无精打采,并一个人跑去厨房烧了水,切了腊肉,为大家做一顿丰盛的夜宵,半个小时后,随着朱叔的一声:“吃面条了”。无精打采的工作队员们仿佛听见了天籁之音,一个个都冲向了厨房,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当时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大家有说有笑,工作激情马上就被点燃了,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直到次日早上7点。

  累并快乐着。在驻村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像这样累并开心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苦,虽然累,但一想到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脱贫增收,顿时,我们咬一咬牙,全身就充满了力量,继续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作者为云南大理无量山镇大学生村官 )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郭健榕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