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乔布斯离开了这个世界。
乔布斯曾经说过:“Don’t be sad because it’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不要因为结束而伤心,要为曾经发生而高兴)我们赞叹、怀念乔布斯留给我们的一切——从Lisa、Macintosh到iPhone、iPad,从皮克斯到那个永远被啃了一口的苹果标志。
在“苹果粉”眼中,乔布斯俨然成为了“苹果教”的“乔帮主”——苹果的电子产品在全世界受到热烈追捧,乔布斯的创意和理念深深改变了整个IT产业,他让曾经的高科技变成了平民化产品,让曾经枯燥的技术变成了人人都能享受的美。
但是,在乔布斯成功的背后,我们更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乔布斯?乔布斯在离开我们后,除了iPhone还留下了什么?
那就是创新。
乔布斯的创新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崭露头角。在个人电脑刚刚诞生的年代,乔布斯第一个提出要将原有代码式的电脑操作界面变为可视化的图形操作界面,而这正是微软在设计Windows操作系统时受到的启发——如果没有乔布斯,或许我们现在使用电脑时还要背一连串的程序指令!
能够想出别人不曾想到的创意,敢于实践别人不敢实践的想法,是乔布斯成功的最大原因,因为他始终坚持“追随我心”。在iPhone推出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多少主流手机生产商敢像苹果那样将触屏技术贯彻得如此彻底,而iPhone一个按键的简洁设计不知打动了多少爱美人士的心。
乔布斯的创新还是精益求精的。在设计iPhone时,他曾对工程师要求“设计的程序图标必须要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乔布斯从来都是用他的理念来领导整个苹果公司,而他的想法始终都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正如他自己所说,领导者与跟风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创新。正是创新造就了乔布斯。
乔布斯的创新更来源于美国的创新文化。美国的教育从小就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从小学时的课题研究,到一所所世界闻名的大学,创新的氛围在美国非常浓厚。当人们想用自己的新想法创业时,社会对他们也充满了鼓励和包容——风险投资公司愿意帮助有好点子的创业者成长发展,共享收益,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人们乐于去购买新产品;许多创业者也有耐心培养自己的公司慢慢长大,而不是急于求成。正是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一个个小公司从简陋的车库里诞生,逐渐成长为知名的大企业。美国当代的创新史就是这样铸就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和追赶先进科技的道路上。但是,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变得非常沉不下心来。在科技领域,经常是一味引进别人先进的成果,自己却少有创新。这样做虽然使我们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却没有真正使我们走向创新之路,没有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引进,在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在引进的同时想一想,我们能否沉下心来,放慢脚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当然,我们不仅需要个人的创新,更需要社会的创新氛围。
最后,还是乔布斯的那句话:“Don’t be sad because it’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愿乔帮主一路走好。(作者为北京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