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好!”
“赵书记好!”
这是我与赵书记每天早上简简单单地问候,这句问候,已经成为我们俩之间打招呼的方式。这样的问候来自15年的党支部换届选举,在这次选举中我被被推荐为板桥党支部委员的候选人,凑巧的是在正式选举中我有一票党支部书记的票数,从此之后赵书记在平时中就这样开玩笑地称呼我,说希望我能成为板桥村的书记,这样他就能退休了。
赵书记2007年就被选举成为板桥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担任板桥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村里党务、工会、综治工作,在这近10年的工作中受到镇党委、村委会乃至板桥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去年党支部换届选举前期工作中,我们对板桥村每家每户进行了电话采访,让村民推荐委员人选,并争取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建议,在全村1600多家中有80%明确地对赵书记的为人和工作给予好评。
是赵书记又是“赵司机”。他是人人都称呼的赵书记,是村委会的领导之一,但是更是大家的“司机”。因为村委会平时工作比较多,大家都会用车,一个司机是有些忙不过来,这时候赵书记都会主动开车载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出去办事,但是作为工作人员每次都不好意思让这位领导当司机,可是赵书记每次都主动帮助大家。因此便有了“赵司机”这个称呼。
“便民就是便己”。赵书记在村委会工作已经有10年,在这10年当中为村民解决的实事数不胜数,平时在工作中,无论是他还是别人负责的工作,村民找来,他都会极力帮助村民解决,并力求让村民满意。板桥村回迁之后,村民住进了小区,可是再也不能喝到以前村里的井水,也许是村民对家园的追忆,有很多人到村委会的水池灌水,还称这水才有家的味道。不论是周六日值班还是平时下班之后,只要赵书记在他都会乐此不倦地为村民打开大门,方便大家打水,我便问他,为什么下班了还要为村民开门,他却告诉我:“孩子,这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记住便民就是便己。”从此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让我明白这是一名基层工作者该有的觉悟。
村官心中的赵叔,村委会的幽默老头。犹记得2015年7月2日初到赵全营镇政府,走进会议室第一次见到了赵书记,他负责把我接到村里,替我安排了食宿,买了一些日用品,让我感到十分地温暖。平日里对我们村官都是关怀备至,时不时询问我们的生活上的困难,是否缺少用的东西,更关注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和倾诉,亲切地称他为“赵叔”。村委会平时较为繁重,从周一到周五都会忙个不停,有时会感到疲惫,赵书记观察我们村委会工作人员,看到大家有些劳累,都会叫大家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会给大家讲一些笑话和励志的故事,以此来缓解我们的工作压力和激励我们工作。被大家认为是幽默风趣的“老头”。
“锱铢必较”才能干好工作。赵书记在平时工作中态度十分地认真,每一项工作都十分小心谨慎地完成。特别是在5月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赵书记负责这项工作,无论是选民登记、分发选票等选举流程中,不允许大家出现错误,哪怕有一个错别字也不行。让我印象最深刻地是在一次村里人员在单位中入党,我们支部要配合填写政审材料,赵书记要求我手写,在填写政审材料中有一个字写的不清楚,赵书记让我重新填写。办事的人走后,赵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小王,我不是在找你的茬,只有锱铢必较才能干好工作,尤其是党务工作,不允许我们马虎。”是啊!有时在工作中需要我们“锱铢必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群众谋利益,及群众之所急。
因此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在村委会受到大家的爱戴,在村民中得到好评。从他身上我不仅学习了工作方法和经验,更有很多做人的道理。他也让我看到一名基层党员的自我修养,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证实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希望从他身上学习更多优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