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从村两委身上学到的几点精神
2016-10-09 15:26:00

  离开家乡,来到利津县韩大庄村工作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一个多月以来,通过和这四位村两委成员的朝夕相处,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这些都让我更快、更好的成长了起来。

  村支书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哥,从他身上我读懂了“团结”。牛书记是去年换届时被村民选上的,上任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帮助村里修建了大门、硬化了道路、美化了村庄,为百姓们办了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发现,这个大哥总是能团结各种力量:村两委其他成员、村里的党员以及前任支书。是啊,有时候做成一件事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和其他的同事、其他的村官抱成团、拧成绳,汇聚各方力量把事情做实、做好。

  村文书是一个和我父亲年纪相仿的大叔,从事文书工作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从他身上我认识了“坚持”。英国作家约翰生曾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村文书的工作虽然没有那么繁重,但是也很琐碎,能一下子坚持十余年,真的不是一件易事。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走完自己选择的每一步。

  副主任是一位如母亲般温暖的高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责任”。高姨的两个女儿在外地工作,丈夫也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剩高姨自己。就这样,高姨承担起了每天开关村委大院门的任务,她说:“反正就我自己在家也没什么事,其他的人都还有妻儿需要照顾,我就每天早来开开门,晚上等大家走了再锁上,村里人有个啥事的也方便。”听过高姨的这句话,我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这就是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部分,并将这部分责任牢记在心里。

  村委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协调”。这位刘叔自己家里承包了一个鱼塘,每天都要兼顾村委会这边和鱼塘那边的工作,哪边也都没有耽误。我想,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协调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的典型案例。是啊,我们不久后都会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生活,但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手头的工作,要向刘叔学习宝贵经验,协调好这些关系。

  入职之前,我们这些村官总是在说要向村两委学习、老党员、老干部们学习,甘做他们的“小学生”,当时对这句话理解的还不是特别深入。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我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向他们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作者为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韩大庄村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李晨茜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