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北京的蓝天梦
2015-12-24 10:36:00

  今年北京自入冬以来,雾霾天气频繁光临,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破千,人们出门看见的不是行人而是各式各样的防护口罩,一时间关于北京雾霾天的新闻占据了各国新闻版面头条。本月北京更是两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学校停课等应急措施。不知不觉的,拥抱蓝天、大口呼吸,竟成为了人们在北京这片天空下的小小梦想。

  空气污染关系着环境问题,更涉及北京的发展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目前其环境交通及城市压力等各项问题,使得北京在疏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必须实行京津冀一体化,三地区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涉及国土面积2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人。“京津冀一体化”具体是以市场一体化为核心动力,以公共服务一体化为重要保障,以环境保护一体化为内在要求,以规划一体化为实现手段的全方位一体化。

  功能定位是科学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北京市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冀整体定位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有了明确定位,三地区才能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发展。

  现如今,北京的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大家的正常生活,京津冀一体化的思维以“保北京”为中心,同时在一体化区域内合理配置资源,带动整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生活在北京这片天空下,支持京津冀一体化最基本的就是从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着手。尤其对于北京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小作坊、小工厂等低端业态较为普遍。这些低端业态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都没有排污处理设备,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都是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当地环境,进而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的雾霾天气并非一天两天形成,正是长年累月的高污染低效能作业,才有了如今的持续雾霾天。蓝天白云、新鲜呼吸,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可现在竟成了大家期盼的光景。每逢蓝天之时,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仿佛只能用镜头才能留住这云卷云舒。其实,京津冀生态发展,我们有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做。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用车,禁止户外烧烤,爱护环境,禁止吸烟,保护植被等等。只有从眼前立刻行动,认识并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逐渐摆脱雾霾的侵袭,还北京一个蓝天。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大学生村官 田芬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