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村里有产品 村官有创意
2015-12-17 10:48:00

  “用心、刻苦、敢想”,就可以想出一些新点子,谋出一些新思路,这是我担任大学生村官一年多来的感悟。2014年7月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的我,本可以留在城市高中做一名数学老师,或进入人寿保险公司成为一名城市白领,而我却放弃了那些优越生活,参加了安徽省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成为萧县丁里镇许堂村的大学生村官。

  到村任职以后,听闻村内蜂场里产的蜂蜜质量好。到村的几天后,我就到蜂场参观,许堂村的山脚下,花草明媚,干净整洁的花草印入我的眼帘,蜜蜂引路,将我带入它们辛勤劳作的工作室——一排排蜂箱整齐排列,密封从蜂箱底部小孔来回穿梭着、忙碌着,在模仿着这里勤劳的人们。

  和养蜂人交谈中了解到,他养殖的为中蜂,不同于其他蜂场的意蜂。中蜂适合山里饲养,采集野山花蜜充分酿制而成。蜜色泽深、口味独特、香甜味浓,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通常人们叫它百花蜜。不含任何人工手段, 一年只收一二次,产量低,数量少,而市场上销售的多为意蜂。我养殖的蜂蜜虽然质量好,但是销路是个大问题,还卖不上价格。在农村的山野里,也就是当地的知情人才能闻讯买上一点。蜂场的规模也不算太大,而且附近的散户沟通联系少,不能形成规模。

  回去以后,我想过成立家庭农场,继而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但是这些都是载体,不能立竿见影见成效。怎样才能在销路和经营上为这些养蜂人谋个好点子?通过参加省市县对大学生村官电商知识的培训,让我萌生了好想法,我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打开销路,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城里人买到纯天然绿色蜂蜜。这不正是培训时老师所讲的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让农产品进城吗?随后,我加入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群,和从事农产品销售的成功人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新思路、新理念。

  说干就干,我再次来到蜂场,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将养蜂人提取蜂蜜、打扫蜂箱的情景通过小视频的方式发到朋友圈,当天就有好友向我咨询、订购。连续几次后,证实了这就是商机。我通过淘宝网、QQ空间、微信朋友圈、58同城等平台运营销售蜂蜜。

  运用“互联网+”,让“土蜂蜜”穿上“洋马甲”,让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宽更广。一年多的经营,蜂蜜销售收入连月攀升,现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蜂蜜也已销售到江浙沪皖,甚至是企业集体订购。以前蜂蜜20元/斤的价格,经过网上销售,价格翻了一翻,大大提高了养殖户收入。

  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销售过程中不断探索,也增加了产品种类。由以前单一式蜂蜜销售,转为蜂皇浆、蜂胶、蜂蜡、蜂蜜齐上映;由以前单一式槐花蜜种类,扩展到百花蜜、益母草蜜、夏枯草蜜、油菜花蜜、荆条蜜等。由以前的产品销售转变为情感体验式销售,为客户量身选择蜂蜜种类。我利用工作之余,精心研究养生之道和营养学知识,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参考方案。

  农村电商的盈利让农民尝到甜头,在这种农村创新创业的氛围中,作为大学生村官更应发挥80、90一代年轻人的优势,用自身对互联网的敏锐度,扑捉农村电商发展契机,并积极为群众做好网络宣传、政策解读、等服务工作,为农村开辟春风化雨电商路,真正做到润物无声暖民心!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许堂村大学生村官 许康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