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生于破冬
2015-11-24 17:16:00

  光阴流水,我在村官的路上走进了第二个冬天。作为北方“雪窝”的烟台,有着和家乡不一样的画面,虽都处于山东,中间只相隔着300公里,但这里的冬天更多了些许暴虐的寒风及漫天的大雪。

  2014年夏,我来到了这里,那时的远山近景,满满的全是生命的绿色。山峦叠绕,流水潺潺,我置身于这山野,看那山峰与嶙石,都给我以坚韧与挺拔。我迷恋上这片土地,努力扎根下去,如一棵青松,努力的伸展着我的腰肢,触碰着这大地,春去冬来,迷茫与收获,在时间中我扎根在这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风雪恨难载”“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都把这冬天比喻为带着寒冷的无情与人生命运的坚持。但是,畅想下去,这即将到来的严冬,又在默默的孕育着万物、悄然的磨练着顽强、孜孜的追求着复苏。也只有在这皑皑的白雪中才能看到绿色的芝莱山,在这凌冽的山风中感受到春意盎然的生机。寻源,也只有阅尽人生苦涩的寂寞,才能领略异想不到的奇异风采。

  回味时光,近两年的乡村生活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磨练的试金石、试风标。在我前行的方向,耸立着成功,但这路却是一块一块被称为磨难的基石铺就的。我努力的踏着基石,才能成功。

  关于磨难,司马迁体悟最深。他常感慨:“西伯据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史》《三别》,吴敬之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这些灿烂的果实无一不因“磨难”而成。

  乡间有言,青苗碾压才能扎根成长;人,更是生来就一个“苦”字的脸型。万物相通,不管是千年的胡杨还是千锤万凿的石灰,都经历“苦难”方才成功。万物之灵的人,在哭声中临世,又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路过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也因如此,人生才波澜起伏、跌岩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作者为山东省龙口市七甲镇庙曲家村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赵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