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半年一走访”的工作要求,育黎镇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记好《民情日记》,了解群众“最盼”、“最需”、“最怨”、“最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育黎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也积极加入民情大走访队伍中。这虽然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进行的第三次民情大走访,但每一次走访都有不一样的收获,通过这次走访,我的内心深处对农民、农村有了更深的感情,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结合这次的民情大走访活动,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带着细心去走访。在走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农村,群众之间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走访的时候因人而异,才能事半功倍、走出实效。所以在走访之前,我们可以先联系村支书或者村会计,了解所走访农户的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一个就是要把握好走访的时间,要选择群众在家的时候去走访。由于现在正好是果品收获的季节,白天村民大部分都在地里忙,晚上才有空闲,所以最好选择晚上村民回到家的时候去走访,也要注意不要太晚,以免影响群众休息,带来不良影响。
二、带着诚心去走访。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我们当亲人。农民群众是最质朴的,他们只认干不认说,与他们交往只有将心比心、真情实意,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我们要把民情大走访当做一次与民交流、倾听民意、了解民情的机会,而不仅仅当成任务来完成。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带着诚意和微笑,多与群众拉家常,多以请教和夸奖的语气,多说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融入群众当中,让群众把我们当自己人,这样才能与群众“掏心窝子”,才能了解群众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到准确的收集民意、掌握民情。
三、带着爱心去走访。民情走访也是一次为民服务的机会,我们不要把走访活动刻板化、教条化、过场化,不要单纯为了走访而走访。在走访过场中,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做好服务,对群众面临的困难,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他们。比如有些群众需要到镇上办事,这时候我们可以在走访的同时帮助他们代办;有些群众对低保、大病救助政策不了解,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咨询镇民政工作人员等方式向他们耐心解释相关的政策;有些孤寡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生活不便,我们可以在了解情况后跟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平常下村的时候多去他们家里走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也体会到老有所养的乐趣……只有我们常怀爱民之心,常做爱民之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群众才能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才能将大走访的目的落到实处。
四、带着责任心去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掌握走访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并对相关实事、政策有所掌握;要做到正面引导,合理疏导群众情绪,准确解答群众咨询,做到科学合理答复,避免乱表态、乱答复,以免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在走访一些对政府有意见的群众和上访老户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对他们的怨气刨根问底,对国家的政策能解释的进行解释,不能答复不要轻易答复。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答应记录好并及时向领导反馈,取得群众的理解,避免因自己的工作方式不当引发新的上访事件。
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包罗万象。通过这几天民情大走访活动,不仅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当前农村的一些情况,更重要的是让我在走访中发现了不足,对自身价值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以此次走访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牢记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更多的深入农村为农民办实事,将为民服务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则,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更好的为农村服务,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在农村这块热土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