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基层学问多多,扎根方能实现价值
2015-11-02 10:45:00

  2013年夏天,我从成都来到重庆,成为了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今两年过去,回想起来,我有过失落,但更多的是收获;我有过彷徨,但更多的是坚强。基层学问多多,我也感悟多多。

 

  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记得任村官初期,自以为农村工作没有什么难度,农民就能胜任,何况我堂堂大学生呢?然而,前年底2社修公路,要从一位杨姓人家自留地经过,村支书考虑到对方是女性,又和我同姓,叫我先去做下思想工作,但一天下来,对方始终没有答应,第二天,村支书亲自出马,十几分钟就把工作做了下来,我不得不佩服村支书的群众工作能力。去年5月,一个农民手上拿着一把秧苗,急匆匆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当时我一个人在值班,他急切地问我:“大学生,我这秧苗烂根到底是怎么了?”我当时是一问三不知,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心里不停地嘀咕,龙滩村啊龙滩村,难道真的要我“龙卧浅滩”吗?经过这些事,我逐渐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在这两年时间里,我十分珍惜镇领导安排我们大学生村官到镇上轮岗锻炼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村支书对我的“结对”帮带,我也不断地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逐渐成长为一名“万金油”村官。

 

  心向农村天地宽,基层也是大舞台。我是城里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恃宠而骄,对基层情况不甚了解,只知道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到龙滩村前,我还以为村干部没有多少事干,无外乎到镇上开开会、帮群众盖盖章之类的小事。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真的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农村工作多而繁杂,走访群众、代办事务,医保社保、五保低保,纠纷调解、信访稳定,退耕还林、综合直补,建房审批、改水改厕,塘堰整治、防洪抗旱,道路交通、光纤电网,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相互交织,用“五加二”、“白加黑”来形容村干部,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也曾当过“村官”。只要我们大学生村官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积极为农村发展出点了、找路子,组织是认可的,群众是满意的,我们也是大有作为的。“雪里梅花霜里菊,炉中宝剑火中钢。”我坚信,我们大学生村官,经过基层的历练,经过风雨的洗礼,我们的羽翼会更加丰满,我们的脚步会更加坚实,我们的道路会更加宽广。

 

  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你当上宾。龙滩村民风淳朴,老百姓是最质朴的。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龙滩村也是“386199”部队在家守望,我把他们的信息整理成册,每周挤点时间,帮空巢老人料理下家务,与留守妇女拉拉家常,给留守儿童补补课,注重他们的心理疏导,帮助解决一些问题。或许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吧,这些我力所能及的小事,在他们眼中可成了大事。空巢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我晒黑了的时候,留守妇女硬要把自己种的小菜送给我的时候,留守儿童亲切的叫我“姐姐”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的真切。虽然有起早贪黑、虽然有汗流浃背,但每次看见他们满意的面容,我总会觉得一切都是幸福的、值得的。

 

  扎根于基层,大学生村官应搭建一座精神之梯,在群众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以提升自身素质,满足工作需求。(作者: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杨银萍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