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山东济宁鱼台县王鲁镇大学生村官上岗一周记
2015-08-11 16:13:00

  “基层是个熔炉,扎进去之后是各种锤炼;基层更是舞台,登上去之后大有可为。”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还在准备着山东省选调村官的考试,再次看到它我已成为济宁市鱼台县王鲁镇闫庙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入职的一周时间里让我对于基层又有了新的认识。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准备考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乡村环境问题,“现在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大量生活垃圾围村沿途堆放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村民生产生活,所以对于即将入职的农村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在前往闫庙村的路上,道路两旁是望不尽的水稻,长势喜人,经了解知道是本镇王鲁村和陈堂村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赏,心中不觉间对乡村之前的刻板印象有了松动。当来到闫庙村时,整洁干净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化、成片盛开的荷塘,此情此景瞬间打破了我过去的印象。  

  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保持,好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走在村街上,不到二十米的距离就有一个绿色垃圾桶,在村头还看到穿着环卫马褂的清洁工和村民们聊天,”现在村民们环保意识也比过去强了许多,很少见到有随手扔垃圾的人了,有时候看到随风飘来的垃圾袋自己就捡起来放进垃圾桶了,俺们的活儿比过去轻松多啦。”谈到如今村里的环卫工作,几位环卫工不禁喜笑颜开。  

  村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村里的各项配套设施也在不断跟进。道路两旁栽种的花花草草,点缀着村民们的美丽生活;枝叶繁茂的大树,在炎炎夏日为村民们的出行洒下一片阴凉。房子两旁的沟渠和镂空石板既可以帮助雨水尽快流入田里,减少雨水流入院中和街道。不只是村庄的绿化美化与道路硬化,亮化的充分与否也关系到村民的夜晚出行安全,所以从村东头到村西头,鳞次栉比的街灯在夜晚照亮了村庄的道路。在还没走进闫庙村支部之前,我印象中的村支部房子是跟《马向阳下乡记》里的一样,破旧的老房子、杂草丛生的院子,但当我推门而入时,清洁的庭院、整洁的办公室、挂着国旗的桅杆,处处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  

  建设美丽乡村,缔造美丽家园。脸谱识别考勤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公示牌制度的推行,改变的是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恒心、耐心与热心;环卫清理日常化、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改变的是村容村貌,不变的是朴实忠厚的民风。 

  离开村子时,正值村民们吃过饭来到文化广场准备跳起广场舞,《好日子》的轻快节奏响彻了半个村子,轻快的舞曲、轻快的舞步、轻快的节奏吸引着更多的村民来加入进去,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就在这欢声笑语中慢慢到来。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王鲁镇闫庙村大学生村官 宋昊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