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三严三实”让“作秀”找到方向
2015-06-24 15:59:00

  何谓“作秀”?多指不真实的公众行为。因为“虚假”且“哗众取宠”,往往令人生厌。而“作”与“秀”本身并不含有贬义,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来说,“秀”有的时候体现着一种态度、一份担当、一种精神,只要能够正确树立“严”与“实”的标准,把握好“严”与“实”的内在联系,领导干部就应该大胆“秀”、广泛“秀”,经常“秀”。

  心系百姓坚持“真人秀”。坚持做“真人秀”这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培养与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了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谋办法,既能身与群众相伴,又能心与百姓相通。当下,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作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仍有一些地方和部分同志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调查研究“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走访群众打电话多、开会多、实际入户少,征集到“一手材料”典型性不够、广泛性不够,领导基层调研“腿上不沾灰,脚上不沾泥”,应付交差、敷衍了事。这些行为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拉远了干群距离。因此,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就要以严为本,实字当头,要求党员干部求真务实,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导向作用,用真人实事、真情实感赢得群众真心好评。

  克己为民争做“达人秀”。对于每一名领导干部来说,要想成为百姓心中的“达人”并非易事。这要求领导干部既要管好自己,又要服务好群众,这就是所谓的“严”与“实”,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如果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宏观上为党员干部树立起“执政为民”的世界观,那么“三严三实”就是在微观上具象地阐述“如何为民”的方法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三严”要求,体现着一种“克己”的为官态度,为官者只有严格用好手中的权力,才会为群众带来实在利益。而若要做到“克己”,必先“立德修身”,正所谓“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将“为民服务”植根于心灵深处,将“三严”要求内化成自己的为官准则。“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实”要求,蕴含着一种“为民”的为官之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为官亦是如此,实在为官、实在为民既是各级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又是其永恒的执政目标,任何时候都要明白“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会;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只有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有实效、,才能让群众摘掉“作秀”的有色眼镜,支持我们、配合我们、加入我们,形成改革发展的巨大合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坚持不懈实现“梦想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披荆斩棘的勇气,更需要时不我待地奋斗和持之以恒地努力。着眼“四个全面”的宏伟蓝图,能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获取群众的鼎力支持,形成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的强大合力具有着战略性意义。

  而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这关键的少数既要具备凝魂聚力的“引力”,又要具备拒腐防变的“斥力”,这样才能真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三严三实”的提出正是为党的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遵循,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新常态下领导干部“做什么”、“怎样做”,而领导干部能否将“三严三实”内涵精髓学好、悟好,并能一贯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好就显得特别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保持清醒头脑,发扬钉钉子精神,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看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的重要检验,将“为官须有为,为官须担当”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将群众眼中的“一时作秀”扭转为“持久作为”,将群众工作中的“被动应付”转变成“主动造福”,破除“等、靠、停”的错误思想,拒绝当“甩手掌柜”,要在人民群众面前大胆的“秀”,广泛的“秀”,坚持不懈的“秀”,到基层一线“秀”,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秀”,要“秀”出实绩,“秀”得满意,在长管长严的政治舞台上“秀”出美丽的“中国梦”。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山东海阳市留格庄镇埠落村村支部书记助理 许高政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