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曾经幻想过大学毕业后还回到生我养我的农村,幻想着在这里有什么作为。机缘巧合,2014年6月我报名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幸运地通过了层层考核,10月份,如期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实际上,当时村官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但是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不断去挑战自己,更希望能够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2014年10月8日,带着一丝憧憬,带着些许彷徨,我来到了古县村,这里将是未来三年我工作的地方。到村后,我很快就熟悉村里两委班子成员。这是一支非常团结的队伍,虽然平均年龄将近50岁,但是大家很有活力。工作半年多以来,我切身感受到了农村工作的复杂性,也学到了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学到的知识,也深深地体会只有不断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为村民办好小事
刚到农村时,我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多,只能为村民做点小事:打字、做记录、复印、拍一寸照等等。由于我所工作的村街离乡政府稍远,许多村民因路远,办事嫌麻烦,就托我帮办理,我总是欣然接受。每次去乡里,就顺道去民政所盖章、派出所开户籍证明等等。这样半年下来,为村民办的小事已经不少于200件,粗略估算一下,帮村民节约了办理开支近2000元。虽说自己是忙点累点,但是心中高兴,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当我跑下去时村民很热情的招呼我,把我当了自己家的孩子,我也逐渐适应了农村的工作。
为村民办好实事
2014年年底的新农保及养老金发放工作是一件大事,我与领导“两委”们做足了宣传等前期准备工作,从一开始的政策宣传到填写资料表格,到后面的信息核对,都由我负责完成。这使我和群众走的更近了。也是通过这项工作,使更多的群众知道了我这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存在,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配合“两委”工作
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村街“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始了,我每天都在为能顺利召开选举工作会议而忙碌,比如准备选举所需要的宣传动员、各种材料、布置会场、召集会议人员、帮助整理村里的党支部会议、村委会等会议记录等。从中我学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一切都要按章程逐步开展,尊重村民的意愿,要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各项工作,要不厌其烦的给村民解释他们不理解的地方,成为他们可信赖的解说员和信息员。
半年多的“村官”工作,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段时间里,我累过,却不断成长,我迷茫过,却也最终找回目标,找回勇气,找回相信自己的理由。当初怀揣着为农村做贡献的理想,我来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大学生到农村能做什么?而我作为一个女大学生又可以做出什么?这个就是一直藏在我心底的疑问。到村工作后,许多村民更是把这个疑问写在了脸上。我正在用行动去回答他们的疑问。“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办事,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大学生“村官”最华丽的乐章。(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乡 纪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