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通过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村官考试,我有幸被选聘为上海市嘉定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浏翔村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一职。在区委组织部、镇有关领导、村书记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这个温暖的基层大家庭。
多学多思,找准定位。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初出校园,初入基层,过去熟悉的东西许多暂时用不上了,方言听不懂,环境不熟悉,感觉自己像个小木头。为了尽快克服“水土不服”,我用“要乐观要积极主动”的自我暗示和一个个小习惯逐渐进入了角色,找准了定位。我坚持每天记工作日志,让零散琐碎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坚持每天上下班路上和午休时间听方言视频,迅速改善了交流尴尬。坚持每天早上收听中国之声,浏览人民网党建网等,弥补自己之前对时事新闻的关注不足。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之前觉得枯燥乏味的书如今却读的津津有味,工作空闲时间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之江新语》、《中央一号文件汇编》、《给农民以宪法关怀》、《中国人的气质》等十余本书,既加深对党务工作、基层工作的了解,也提升了个人党性修养。
边学边干,珍惜岗位。通过辅助条线干部做农龄统计、房龄统计、育龄统计、老龄统计等工作,我对本村村况民情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协助条线干部整理各类台账,参与群众座谈、看望独居老人、走访困难家庭,对本地社情民意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陪同村干部调解纠纷矛盾,也学到了很多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学习撰写各类村务、党建材料,我的文字写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参与各类会议会务准备、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三五行动,使我逐渐与老百姓熟识起来,也锻炼了自己乐于奉献、甘于吃苦的品质。农村工作是繁琐的、辛苦的,但只是帮忙复印一份文件、下载一首配乐、设置一下手机,就会看到老百姓大大的满意的笑容,就会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叫“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服务基层,成长自己。入村工作以来,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成长,每一个微笑都是温暖。今后,我会继续把虚心向前辈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贯穿于工作始终,不计得失、不挑轻重,坚持在边学边干,学干结合中积累经验,增长见识,锤炼党性,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