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村民上楼后:用精彩化解乡愁
2015-03-23 14:00:00

  傍晚下班回家,我像往常一样走过公园的小路。几年前这里还是村庄,住着很多户人家。在我前面不远处,一家三口在散步,这温馨的画面让我不由放慢脚步,便听见妈妈问儿子。

  “儿子,你还能找着咱老家在哪不?”

  儿子摇了摇头。

  “看到那大树没,那大概就是咱家大门的位置。”爸爸手指着不远处的一颗松树。

  简短的对话里,我听出的是对环境变迁的感慨,还有对故居的些许怀念。

  在村里住的时候,成片的低矮的平房,各家各户有一个小院,院子里有好几间屋子,有放旧物的房子,还有可以养家禽的地方。每户人家都有大门,大门总是敞开着,直到晚上要睡下的时候才会上锁。邻居间互相串门、聊个家长里短,像是饭菜的调味品,自然不过,生活里不可或缺。村子里热闹,有一大帮孩子,满村子奔跑,捉迷藏。还有辛弃疾笔下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随着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像城里人一样住进楼房”的农民住进了楼房,楼房漂亮、环境整洁。有人在享受这种转变,也有人怅然若失,特别是老年人怀念以前,想念敞亮的院子和熟悉的街坊邻居……

  如何帮助村民化解乡愁、逐渐适应新环境?

  我想不仅要在服务管理方面用心,还要在团结群众、凝聚人心上用劲。以我所在的镇为例,我镇在繁荣地区文体事业、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通过开展社区邻里节、举办各种各样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棋牌比赛、球类比赛、文艺演出等,做到社区每月都有小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增进大家的感情。如在新春等重要节日,开展新春大舞台群众才艺展示展演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人,不仅让节日氛围热烈浓厚,也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

  当大家感情深了、生活过精彩了,谁还能说现在的生活不好呢?(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许丽敏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