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焦勇为村民讲解帮办代理服务“一卡清”办理事项。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官,2013年我考取了梅河口市康大营镇鲜忠村大学生村官,虽然有个官子,但是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到村后,我便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印制了大学生村官便民服务联系卡,联系卡正面印有我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内容,背面印有便民服务、调解矛盾、法律咨询、农技培训、政策宣传、信息传递、扶贫帮困,与帮办代理服务“一卡清”装订一起分发给村民,村里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有了困难,通过电话就能联系到我,不论大事小情,随叫随到,躬身力行为民服务,不计回报。虽然我的民族不是朝鲜族,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就是朝鲜族村民的孩子,老人、孩子是我的长辈和兄弟姐妹,况且他们的亲人远在南韩工作,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应该做的。
鲜忠村有水田地1940亩,由于朝鲜族村民在南韩务工,大部分老人和孩子没有能力照顾田地,导致部分田地出现撂荒,还有一部分田地租给邻村村民耕种,致使集中连片水田地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田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低下。我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调研,提出了土地集中种植生态有机梅河大米和成立鲜农农林特产专业合作社思路,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后,领导非常支持,由于缺乏必要的投入,项目一度陷入僵局。但经过多方努力,土地整理最终立项。镇上安排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服务工作。原以为给村民办好事的工作简单容易,具体接触后,很多问题却让我始料不及,最棘手的就是少数朝鲜族村民不同意把自家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管理,村民担心自己土地得不到合理收益,不如还继续租给邻村耕种。同时,村民担心有机大米销路,还要承担部分和合作社交易费用,年终合作社的分红能不能有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我和镇村干部一道,召开大会广泛宣传,到有顾虑的村民家重点做思想工作,经过层层动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同意成立合作社。预计明年开春后,鲜忠村流转土地500亩,生产有机大米375吨,产值380万元,人均增收1700元。为了提前做好市场宣传,我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创新营销方式,在淘宝网、微店上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农林特产店,主销梅河有机大米,取得良好营销效果,网站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被5428名网友点击。
2014年6月,我撰写了公益组织“帮扶之家”策划书,向康大营镇党委做了汇报。半个月后,康大营镇党委发起成立了帮扶之家公益组织,联系爱心组织、爱心人士资助留守老人和孩子。通过全镇宣传、各村党支部上报,对受赠对象登记,成立帮扶对子,核定帮扶物资,最后进行精准帮扶。一开始,整个帮扶之家的工作停滞不前,帮扶物资缺口很大,需要帮助的老人、孩子很多,在困难的时候,我没有放弃,在网上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联系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2月份,我把留守老人缺衣少被情况发给大学生村官报工作人员,转载大学生村官报编辑部微博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南京妈妈团”爱心组织捐赠统一标准、特别定制、九斤重棉被二十套,价值5500元,解决留守老人过冬的实际需要。
面对聘期即将结束,我还想留在鲜忠村继续工作,为了鲜忠村全体朝鲜族村民的梦想,努力工作。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没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我回答他们的是,如果不到农村中经风雨、见世面,何能担当社会重任。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可以直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亲身体验我国的农情,建立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和经验,将会成为我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只要深扎基层、倾听民声、毅志坚定、耐住寂寞、脚踏实地、为民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吉林省梅河口市康大营镇鲜忠村村书记助理焦勇)
大学生村官焦勇入户走访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