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3年7月15日,签订人生第一份劳动合同的日子。上午参加集体培训,学习陕西省白河县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先进经验,下午便签完合同送抵仓上镇担任裴家村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初出校园的三年青春。这天,一只简单的包包,没有行李,没有太久的过程,和初入大学时一模一样。家人和老师鼓励我开始全新的人生,镇上领导和同事的友好释怀了我满心的忐忑。
(二)
2013年8月1日。这一天,我在村委会办理养老保险相关业务,天色突然就暗了,黑云密匝匝地压住了整个村落。片刻光景,风雨大作。接镇里防洪防灾电话后心里又莫名地紧了几紧。
同事载着我和村书记一行三人,从裴家河到马庄河,再绕进天宝路,几乎转遍了整个村域。沿途人户,有面露焦色立于门口的,也有拿着锄头开沟挖渠的,当然也有一家齐聚吃午饭的……而我,今日的我,我看到一片片倒地的包谷和蔗苗;看到尚未成熟的番薯露出了羞涩的红肚皮;看到被风拦腰折断的油桐树;看到新俭家小砖厂暴风雨后的凌乱与残损;看到之前几近干涸的裴家河咆哮着扫走了庄稼人辛勤培育的果实,掀走了岸边的南瓜;看到通村公路上浑浊的雨水顺势而下,淌成一股股汹涌的激流……
我们尝试用手机给镇上汇报情况,然而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我们暂时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中途,男同志们去为一户人家检查电路,我被留在车里等待。密不透风的环境,空气凝固了,雨依旧大把大把地泼洒着,雨刷也犀利地声声叫嚣着,搅乱了我的神经。
学生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我,被这赤裸裸摆在眼前的自然灾害弄得紧张而又不安,似乎瞬间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同时,我想起了一个词,想起了天灾人祸,想起珍爱生命,想起了家庭团聚,想给妈妈去个电话,问一声家里可好。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或许,在这里,这一切,诠释了我当初选择到农村任职时的义无反顾——我可能注定是要在这儿接受生活的锻造,承担一种服务于民的使命。这一天,仓上镇裴家村,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准备着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
未来的路,我不惧漫长,不惧挑战,不惧前行。
(三)
又到九月,与我再无关联的开学季。日渐熟稔的工作,咄咄逼人的生活,不期而至的爱情,车子,房子,婚姻……23岁,无法把自己当少年,但也没有人把你太当真的年纪。我们的孤独就像天空之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又无从诉说。
呜呼,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我们习惯了消费的快餐时代,习惯了热闹喧哗的日子,习惯了处世的互利互惠原则,在如花绽放的年纪甚至常以老成自诩,自以为看透人情冷暖。殊不知,我们都过于挥霍青春、过于自我。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大学那座城,他的狂妄,他的极度浪漫,他街头巷尾上演的悲欢离合,他自由自在不经世的一切……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相聚于斯的伙伴们都随毕业一声枪响,林鸟般四散开去。我们都曾在这个过程中迷茫着,呐喊着,来不及伤逝,亦来不及朝花夕拾。
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我亦渐渐明白: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所以要学会适应孤独。即便你不是一只鹰,也该学着像鹰一样飞翔。
光阴流转,所有的一切都会淡去,心也以不可自知的速度,日趋平静。我以为,此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