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疃担任村书记助理3个多月的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村官虽小,但身上的担子不小。
我在农村长大,对于基层并不陌生。可是姜疃对我来说,却是一个远离家乡与亲人的陌生地方。第一天到村委会报到时,老书记握着我的手说:杨呀,你是咱村委班子里唯一的外地人,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安排你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住,你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之后的日子我也并未感觉孤单,每天5点多就有在村委会门口等着办事的村民,起初我只是把他们请到屋子里聊聊天,陪他们一起等着村“两委”同志上班。渐渐地,通过聊天我了解到他们之所以那么早来,是想早点办完事,不耽误一天的工作。了解到这些,我和书记商量,对于那些不复杂、在原则范围内的小事,就由我直接帮村民办理,对于那些拿捏不定的事情,等书记来处理,这样村民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很快得到解决。从此,我像给自己戴了个“紧箍咒”,每天5点钟就要早早起床,帮助村民盖章、出具证明信等。时间长了,村民对我渐渐熟悉起来,有事情也乐于找我帮忙,我的生活也充实起来,每天办完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常常持续到晚上10点多钟。有一次,已是晚上11点了,有一村民告诉我家里断电了,让我帮他去看一下,我急忙穿好衣服赶过去。像这样的小事有很多,每天忙碌于这些普通的工作,我感觉很骄傲,因为我懂得,村民的信任和依赖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更让我感受到了农民骨子里那种朴素的美,更使我深深地依恋着我的村民。
村委会换届临近,镇党委号召我们下村入户向村民讲解换届政策。我急于走访完姜疃村的村民,所以每天工作量都比较大。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在走访时感觉全身不适,到几户村民家中,村民似乎也看了出来,问我是不是感冒了,给我递上来热水。我能明显感觉到脸很烫,担心把感冒传染给村民,还是谢绝了。坚持到下午5点多,再也扛不住了,便回到自己的屋里,找了些感冒药吞下去。晚上,我用三床被子裹住自己,可身体依然控制不住地颤抖。一个人在空空的大院里,我第一次感觉到远离家乡的孤独。我好想家,好想和亲人在一起。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推开门,惊讶地发现门口放着一袋鸡蛋,一袋煮熟的花生,虽然我至今仍不知道这是谁送的,但我却明白,这是乡亲们的爱,是最朴实无华的感情。我的眼眶湿润了,回忆起不久前追求过的一个女孩,由于距离远没能走到一起,曾经使我一度彷徨于自己做村官的选择。但是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了,在这里,虽然远离家人,也曾让我暂别爱情,但有如此多关心爱护我的乡亲们,在感情上,我觉得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更加富有了。
“杨呀,吃点花生不?刚刨出来的。”在地里劳作的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我站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塍上、望着翠绿健壮的花生苗,偶尔夹杂着几颗小黄花,我想:我愿像花生一样,虽然开得并不轰轰烈烈,但愿把根扎进这片土地,把果留在这方泥土。“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宽广的大地上,永远有我们绽放的舞台!
(作者为山东省莱阳市姜疃镇姜疃村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