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2014-10-30 14:52:00

  望京西站,地铁十三号线换乘十五号线的转换很长,却已经成为我最熟悉、甚至可以依靠惯性走下来的一段距离。已经记不清在十五号线上往返了多少次,等车时常常会想起我来报到那一天的情景。那是7月8号,似乎只是一个寻常的炎热夏日,我就是在望京西站和前来送我的朋友道别,一个人拖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踏上了十五号线。其实,从今年四月份以来,走过应聘大学生村官的各个流程,早已不是第一次乘坐十五号线,也不是第一次来顺义,但是那天却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一点点对未来的好奇与新鲜感,一点点前途未知的迷茫,还有一点点“此去不回头”的坚定和勇气。这些不一样的感觉大概是来自于身边大大的行李箱——它提醒着我,未来三年,顺义区的仁和镇将是我的家,从此,要说“回顺义”而不是“来顺义”。

  回首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长轨迹,大概是个标准的“乖乖女”。无波无澜地读书读到高考,报志愿时,常年担任高三班主任的父亲说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是那一年的九月我一个人拖着两只行李箱坐了一夜火车来到北京,回想起来彼时的情景倒和现在有些相似。大三时,身边同学纷纷出去实习,为求职做准备,而我身为人民教师的父母认为学历非常重要,于是我终日图书馆里潜心复习、准备考研,也因此多享受了两年校园时光。读研期间,我先后做过三份实习,依然秉持乖乖女作风,于是离职时领导都会说“毕业后如果想来这里工作就和我联系”。转眼间快毕业了,要定工作了,自己认真想了想,比较了一下自己做过的实习和求职季收获的Offer,都大同小异。正不知如何选择时,机遇巧合了解到大学生村官政策,而我和辅导员以及学校就业指导的老师谈过后,他们都鼓励我报考大学生村官。于是,经过层层筛选,我光荣地来到了这里,成为了咱们顺义、咱们仁和村官大家庭的一员。

  现在,不知不觉在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上已经度过快三个月了。回顾这三个月的“村官”生活,让我感触很多。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每一件事都使我感慨万千。在镇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村两委的大力帮助下,我充分认识到所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使命。在学习与工作中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使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认真学习,提高修养”。 感谢区里和镇里领导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重视,镇里每两周都会有一次大学生村官的集中学习,村委每周也有一次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我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身为一位共产党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我更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坚定自己服务农村、建设农村、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我还认真学习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各项管理规定,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认真、踏实、尽职尽责的做好各项工作。

  “脚踏实地做好事,就能赢得信任和认可”。我从小生活在城市,虽然之前对到农村工作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接触农村工作时,发现一切不那么简单。生活和工作都不是书本教条,我所受的“规范教育”更是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格格不入,刚开始工作时常常不知所措。但我没有退缩、主动靠前、迎难而上,虚心向村干部以及老村官们求教,尽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自己慢慢适应了村官工作,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认可。我认为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新人,我最基本的素质就应该是踏实,书记、村长和村委会的长辈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我必须认真向他们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需知此事要躬形”。任大学生村官以来,这三个月是忙碌的三个月。我刚到村里就赶上顺义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几天跟着村委会和支部的人组织大家开会,一起学习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并按照区里、镇里的要求组织大家准备上报材料,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党员,我则耐心地听他们口述,我来帮他们整理。有些事如果不亲身经历,根本不会知道其中的乐趣与意义。我从小在城市长大,真正对农村的了解很少,只停留在农民质朴的笑容、田野播种和丰收的景象这些标志性画面上。通过在村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深深的体会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这句话的含义。在农村,村民们不管你说得多好,只看你做了多少,做出了哪些成绩,为他们带来了哪些改变,这些是检验村官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以后奋斗的目标。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倍感“村官”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加大学习的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工作的力度,希望可以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加大锻练的力度,不断增长见识才干。在工作方面,积极参与村里各项工作。从中我感受到村工作的繁琐和艰辛,但同时也认识开展农村工作需要有责任心和耐心。农村毕竟是农村,经济基础不好,开展工作要用对方法,做事要了解村民的具体情况,切实地维护村民的利益。在做好村里的日常工作外,我还积极与工作中接触到的村民交流,交流中,我不仅可以更快的了解村情、融入环境,更有机会听取到村民对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也了解了村民们关心的问题,并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中哪些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真真正正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牢记使命,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农村生活”。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迅速转变角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一名服务人民、为民办事的村官。作为一名村官,我满怀激情与理想,带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喜的是自己即将到农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忧的是自己能否适应农村环境并顺利地开展工作。上班的第一天,我便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认认真真调研,迅速掌握村情村貌。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我力争做到勤问、勤学、勤记、勤跑、勤动脑。特别是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及时记录在案;工作中的收获及时归纳总结;并坚持做到每天列工作计划、并在下班前回顾自己这一天的计划是否都完成。在琐碎小事中熟悉工作,锻炼自己。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丝一毫总关情。我从点滴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自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更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于无声之处创造自我价值,为人民事业竭尽绵薄之力!”我们党和政府推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初衷,除了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为了给农村的科学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当前农村工作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由此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受到一定局限,工作方式也拘泥于原有的经验基础,很难有大的改观与突破。尽管大学生村官在能力、经验和方法等方面有不利的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民主法治和科学技术意识较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视野宽阔,会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原有村官在民主法治、科技意识等思想观念方面的创新和完善。尤其是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更是他们的优势领域,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有机会有能力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带领广大农民兄弟发家致富,使之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民的收效,真正做到造福农民,让农民兄弟感受到大学生村官带来的好处和实惠。我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信息管理和经济学,自从来到临河村做村官后,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用自己所学来为村民们服务,让自己这三年过得更有价值。

  尽管最初选择来做村官的动机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自己有三年时间来思考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给自己三年时间来为三年后的二次择业做准备。但当我第一次进入居住点的会议室,看到墙上的毛主席画像时,心中忽然涌起“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的豪情壮志。接下来几个月的培训和工作中,听领导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人生道理,听各位优秀的村官前辈们给我们讲他们在村官工作中的体会与感动,自己也一点一滴地经历、慢慢的学习感悟,心中逐渐地对未来三年的工作、对这三年之后更远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古语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选择走村官路让我拥有了一份不同的人生阅历,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程莉雯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