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扎根农村 弘扬“三创”精神
2014-10-14 10:28:00

  面试之前,我还是个对村官工作只是有着简单认识的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初来乍到,懵懵懂懂。直到面试当天的三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要面对的工作岗位是与农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很庆幸,我成为了村官中的一员。

  还记得刚刚进入工作的时候,参加的第一个会就是全体新村官见面会,大家自我介绍,充分展现自己,部长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告诉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不仅安排好食宿,还一遍遍的重复着安全问题,对我们的关心细致入微。

  接下来就是去自己的所在的村里报到,村里的书记、主任还有会计都十分的淳朴,一点架子都没有,看到我们都特别的高兴。我们互相熟悉、自我介绍。当时村里的孔会计,还有孔主任不仅细心的和我们介绍村里面的详情,还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要珍惜这三年的时光,不要荒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就像长辈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话不说,实实在在。我很感动,我想留在村里工作,我渴望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在村里熟悉一周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分配科室挂职,为的是多方面培养锻炼我们,给我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不仅要与最基层的人们打交道,还和镇里不同职能科室打交道。我十分珍惜领导对我们的关注和培养,也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

  慢慢的村官工作进入正轨了。我所分得村,是镇里第一大村,虽然工作都不复杂,但是由于是大村,所以工作量相对也就大。每次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伴想到的不是任务多,争取宽限的时间,而是怎么样能尽快的完成任务,争取和其他村在同一进度完成任务,不拖整体的后腿,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始终不松懈工作态度。同伴们也会经常一起交流怎么做才能有效率及时的完成任务,老村官会把他们宝贵的经验告诉我们,使我们少走了好多的弯路。我们及时和村里进行沟通、联系,积极有效地做好村里的工作。在村里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下,工作井然有序。我所分的科室是负责新农村合作医疗,科室的工作也是紧密的和各个村相联系,每天都要和村民、村里会计接触,除了回答村民的疑惑,还接解决村民在合作医疗方面遇到的问题。科长和科室老村官细心的教我,使我很快地熟悉科室的工作,为来咨询的村民服务。

  如今,工作已经有三个月时间了,在这三个月中,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的。

  努力实现调整转变,投身基层工作和农村建设。第一,坚持深入基层,实现了社会角色的调整和转变。现在我们担任的都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都是基层村干部的角色,面对的是农村和农民群众,通过这样的培训,我实现了从校园到社会的心态调整,实现了从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变,进一步适应了农村环境的新要求,通过这种转变,我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但学会在工作中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农村工作中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好岗位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寄予我们的厚望,为加快顺义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第二,坚持联系实际,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转变。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始终以一名党员行为的要求自己。在农村生活中始终不忘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在接触村里工作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了解本村的经济、地理、人文风俗等情况,虚心向村委领导请教,在掌握实践资料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学会村级组织工作的运转机制,切实实现由成人化到成熟化的调整,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第三,坚持全面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调整和转变。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活到老学到老”是最高的知识境界。学习能够励志,学习能催人奋进。当我在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身边的同学学习;现在来到农村,来到基层,我要向实践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向身边的村官同事们学习。面对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我要把培训中学到的各项知识和经验同农村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农民群众学习,最终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调整和转变。

  加强政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学习党中央的各种政策特别是惠民政策、方针,了解党中央关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努力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的全面,积极向党靠拢。虽然自己还不是党员,但是我以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身份来带动他人。

  了解民情,调研农村。我家在农村可是我并不了解农村,因此,积极的到村里体验生活,了解民情。通过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情况,听取他们对村建设的看法与意见努力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

  放下架子,融入农村。农村的文化知识相对薄弱,我们大学生去哪里可能会高傲自大,放不下架子。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先做村民,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好坐标、放下架子,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和他们交朋友,这样他们才接纳你。走出大学校园走进农村,我们应当尽快的做好角色转换,把好“语言关、生活关、能力关”,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朋友们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

  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我们刚从大学毕业,理论知识相对较丰富,但是在农村的实践能力却相当匮乏。所以我们到任以后,应该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学习。村里的其他村干部、村民、同事全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要虚心请教,诚心学习,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尽快适应农村,把自己变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是一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那么我想我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村里出谋划策,进行创意性方面的工作。

  施展才能,致富村民。我们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农村的工作,我们应当把这份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认真思考、探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村民们找项目、想点子,将这些一些可行的想法付诸实践,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积极推动发展新思路,带头艰苦创业、带动农村科技兴农,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十分荣幸,我的工作是如此的接地气,这就使我的工作始终是服务广大的人民。为农村人民,为城乡发展做贡献。要做到:下得去、待得住、留得下,流得动的原则。谨记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劳尽所能的去付出。牢记李主任的话,首先,要准确定位,从点滴做起。对自己进行深刻的检讨,分析自身有缺点,在充分了解自己以后,踏踏实实结合自身能力去做事。其次,合理规划,注重长远。不能进要对自己的工作乃至人生都要有规划,不能只顾当前,要以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看问题,也要合理,防止事倍功半。第三,努力修炼,注重养成。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进行洗礼,沉淀。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第四,充满自信,勇于挑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工作,去生活,时刻充满自信,一切挑战都会迎刃而解。

  我深刻地体会到基层农村是我们汲取营养的好去处,是实现价值的好舞台,是磨砺意志的好地方。既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条路,我就不会后悔,就要坚定不移地勇敢走下去。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支持,也是一种鞭策。我们一定会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干。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北京顺义区龙湾屯镇 李悦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