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南池记忆
2014-09-02 11:14:00

  “农村工作苦,苦能锻炼人;农村工作累,累能磨砺人。”这句话时常萦绕在耳旁。组织安排我到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工作时,我想起了五年前的自己——大学刚毕业,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我所任职的南池村地处新绛、稷山、闻喜三县交接处的峨嵋岭上,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三面临沟,交通不便,全村2900多亩耕地都是旱地,中药材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就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乡亲们是那样的淳朴善良,他们总是热情地支持我的工作;村干部把我当自家孩子般照顾,使我这个刚出校门的学生迅速融入了村子,转换了较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熟悉,喜欢吃这里的馒头,喜欢喝这里的甜井水,喜欢听老人们讲南池村的历史,喜欢和村民们谈天论地。这里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记忆,也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这里,我明白了:一个集体必须有团结精神。南池村的乡亲们特别团结,有集体主义精神,总能全力支持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里一位在外经商致富的老总慷慨解囊,拿出几百万支持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们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争着为集体的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更是拧成一股绳,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广场建设工地上,投入到道路硬化工地上,投入到整修自来水管道的工地上,投入到外地的中药材市场上。在这个团结的集体中,我也努力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工地上搬砖拉料,在中药材地里收集种子,在网上搜集中药材市场信息,在假期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尽自己的所能,为村民做好服务。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取代了崎岖不平的乡间土路,村内街巷硬化实现全覆盖,现代化的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污水聚集的泊池被改造成了音乐喷泉,小鱼、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周边县市的城里人都来这里享受田园风光,体验垂钓乐趣,捷安特骑行俱乐部也把这里作为他们骑行的目的地。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是南池人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这里,我明白了:一个人必须有奋斗精神。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种粮种菜无异于缘木求鱼,聪明的南池人独辟蹊径,选择了种植中药材,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刨出了“金疙瘩”。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中药材种植、育种、销售、粗加工的产业链,村民们通过奋斗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村里那位在外经商致富的老总的传奇经历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南池人的奋斗精神。他靠着在部队当炊事员学到的手艺,从一个卖面包、麻花、馒头的小门面做起。凭借货真价实、干净卫生,他的小店逐渐名声大噪,生产的食品供不应求。他通过个人奋斗淘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后,开始经营小饭店,逐步积累,到现在拥有几家大型宾馆和餐饮企业。成功之后,他没有忘记南池村这片故土,心里始终惦记着村里的父老乡亲。他富而思源,回报生他养他的故乡,回报父老乡亲。这种不懈奋斗、懂得感恩的精神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在这里,我明白了:一个干部必须有奉献精神。由于南池村地处丘陵地区,村民进村必须翻越村口一条长数百米、深40多米的大沟。连接大沟两侧的是一条由羊肠小道改建的只有4米宽的水泥路,雨后路面湿滑,雪后路面结冰,遇到大雨暴雨,还有冲塌路基的危险,过往车辆和行人很不安全。同时,村里药材出不去,外地药商进不来,严重影响了药材产业发展,制约了村民增收致富。进村路不畅成了南池村发展的瓶颈,更是村支书最头疼的事。他多次上太原找在外经商的那位老总沟通。老总又一次被他一心为群众、一心为集体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决定投资450万元修进村路。村支书白天黑夜守在工地上,不到一年的时间,填平了40米深的沟壑,建成了一座宽12米、长450米的现代化大桥,修通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村民们称其为“致富大道”。路修好了,村支书晒得更黑了,人更瘦了。他高兴地说:“修好这条路是南池村几代人的愿望,为修路掉几斤肉又算得了什么?”在他的言传身教中,我懂得了干部必须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群众才会信任你、需要你、支持你。在工地上,我也使出全身的劲出力流汗;村民家里遇到困难了,我会主动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谁家的中药材滞销了,我会帮他联系药材经纪人;孩子们中考、高考选学校和专业,我会给出指导性意见;空巢老人干不了的重活,我会主动去家里帮忙……正是在各种信任和需要中,我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集体必须有团结精神,一个人必须有奋斗精神,一个干部必须有奉献精神,这就是南池村给我留下的记忆,我受益终生。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委组织部 朱江瑞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