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微博,小山村对外联系的纽带
2014-08-20 17:16:00

  2012年我来到了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村是个典型的赣南小山村,山多地少,没有什么产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赚钱,村里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与外界的联系很少,基本上不受外界关注。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决定帮村里开通官方微博,以期将之作为一个不仅可以为在外工作人员的服务平台,更是可以作为一个向外宣传,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村里经济发展落后,但是自然环境好,产出不少土特产品,如倒蒸番薯干、霉豆腐、豆腐渣、土鸡蛋、辣椒、茶油等,酒香也怕巷子深,东西好却很少有人知道,于是我们便通过微博将这些土特产对外推广,提高知名度,帮助村民牵线搭桥联系买家,扩展销路;村里很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都很落后,学校校舍成了危房、教学设施差,村里没有图书室,老年人没有活动场所,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这些都亟需改造建设,但是村级财政困难,上级立项帮扶的话又速度慢时间久,村两委很是发愁,于是我便试着在微博上发布一些求助信息,并与很多爱心公益组织进行联系,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回应,不少公益组织都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在村里开展了很多公益活动,自2013年开通微博以来,先后有新浪微公益为村小学捐献图书,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帮村小学建立了图书室,赣州晚报“新年新衣”活动来到村小学开展捐助活动,麦田计划教育基金联系爱心企业帮忙改造校舍,县教育局立项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县“三送办”帮助立项维修水圳,县中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帮助成立农民培训学校,江西日报及深圳义工联合会和深圳地铁义工联合会也对村里的公益事业提供了帮助,等等。   

  这些都是通过微博争取到的支持,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和鼓舞,为充分借助网络力量推动村里事业的发展,村两委讨论决定在继续加强微博建设的同时,利用微信、淘宝平台等网络新媒体的城乡纽带作用,进一步助推村里的农业产业和公益事业发展。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