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翔文 刚摸到头绪 不想半途而废
7月的港城酷暑难挡。在江苏连云港市开发区朝阳街道西庄村村口,一个年轻的小伙开着一辆小面的从村里赶来,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下来,他的脸上写着这个年龄少有的踏实和稳重。他就是肖翔文,今年27岁,他刚刚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抉择——放弃连云港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的事业编制岗位,选择留任做村官。
说起当初为何选择当大学生村官,肖翔文说:“起初只是因为研究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选择回家乡做一名大学生村官,一方面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另一方面这份职业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2012年7月,从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肖翔文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准备大干一场。但农村与城市的反差很大,村居事务琐碎繁杂,服务期满3年以后何去何从……扑面而来的各种挑战,无不考验着他的能力和意志。
既来之,则安之。在朝阳街道尹宋村,肖翔文开始每天跟着村里老干部走街串巷,3个月后就熟悉了村里95%的家庭。为了给村民们办实事,肖翔文投入5000元开办网店,免费为村民们代缴话费和代售农产品。尹宋村张大妈说:“以前我们缴话费必须到镇上,要走很长一段路,遇到刮风下雨非常不方便,有了这个网店再也不用跑远路了。”2年来,肖翔文通过网店为上百户村民代缴话费共计7000余元,还为村民们免费代销草鸡、核桃、红枣、山楂等农副产品。此外,他还为村里困难家庭申请各种经济补助共计5万余元,并帮助12户困难家庭成功就业,为村里绘制了五彩村居地图。
由于工作突出,肖翔文半年后被调到西庄村任书记助理。他组织了青年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党员志愿者义务为村民修建塑胶篮球场,安装全民健身器材,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去年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肖翔文以高票当选西庄村党总支副书记。
尽管肖翔文在农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的家人还是希望他能考个事业单位。今年上半年,在家人的坚持下,他报考了连云港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了。想到即将离开奋斗了2年的农村,肖翔文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2年来的农村生活像放影片一样一幅幅闪过:和村干部们一起熬夜防汛、检查秸秆禁烧;朴实热情的村民送来自家种的瓜桃李杏;心急似火的干部背着生病的自己赶往医院……回想起这一个个画面,肖翔文心里有了自己的选择——他要放弃已经考到手的事业编制,继续当村官。
“在大家的支持下,我摸索到了村官工作的头绪,有些项目还没展开,我不想半途而废。那样有愧于村民的信任。”肖翔文说,“我相信我的家人一定能够理解我并继续支持我的。” 于海南
尚爱乐 书记一句“自私话”,改变了主意
2013年8月,尚爱乐被选聘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何桥镇肖庄村任主任助理。因为本地村干部年龄都在50岁以上,对于电脑了解很少。尚爱乐到村后主动承担了所有与电脑有关的村务工作。“小尚文化水平高,懂电脑。以前算良种补贴,我都是拿着计算器一个一个按,一弄就得大半天,有时候还出错。现在小尚在电脑上十几分钟就弄好了,真好。”村会计对小尚赞不绝口。
小尚人高马大,但心很细。他在镇上的打印店制作了便民服务卡,上面印有他的联系电话、QQ号,以及服务的具体内容。便民服务卡一下子就发出了350多张。“这个便民卡还真管用,到现在已经有60多人找我办事。”小尚说,其中有件事就是朱九店村村民李乐瑞打电话询问办理房产证的事情。老李的儿子打算下一年结婚,想把老宅扒了盖新房。小尚上午接到电话,下午就骑车去老李家实地了解情况,看一看盖房子会不会占用基本农田,并且拍下照片,用手机录了像。第二天,小尚咨询了土管所的工作人员,他们通过小尚拍摄的照片和录像,认为符合政策,但还要实地查看。得到回复后,小尚立即给李乐瑞打电话说明了土管所的答复。
“现在肖庄村,基本上每位村民都知道我、认识我,实现了村民办事零距离,百姓百事零障碍。”小尚说,“村民有事打电话给我,我在村里时,会骑电动车直接去他家,主动上门服务。有时候村民到镇上办事,我就在镇政府大门口迎接。有我在,工作人员都会很耐心细致地讲给他们听。”
今年3月,尚爱乐参加了事业单位考试,报考徐州市丰县农机局,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村里肖书记得知这个消息后,迫不及待地找小尚去他家吃饭。酒过三巡后,当着其他村组干部的面,肖书记说,“小尚,你考上了很好,这是为咱肖庄村争光了。但是,说句自私的话,你能不能考虑不去丰县,继续留在咱肖庄。我都54岁了,也该退了,肖庄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班,你看看能不能不要走,留下来,后年我们村推你担任村支书。”
那晚,尚爱乐回到宿舍,一夜未眠。他翻开近1年来写的村官工作日记、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本,眼眶湿润了。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当村官。“第二天,我给丰县人社局打电话,放弃录用资格。我相信我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小尚说。接下来的一年,他要组织村民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蔬菜种植带领村民致富。“肖庄村的工作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我要把它扣好、扣牢。” 本报记者 杨 涌
陈 宙 告别协警岗位,带领村民刨金
身材壮实,嘴边总挂着憨厚的笑容,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个小伙有一股子“傻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又回乡当村官,而且这一干就是5年。他,就是陈宙。
2004年,从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毕业的陈宙通过考试,在普定县公安局当上了协警。陈宙工作踏实,日子舒适,但他始终觉得生活有所欠缺。“我要用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多做贡献。”他反复思考,觉得需要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舞台,想回到深山老林的农村去干事创业。为此,妻子坚决不同意,和他闹得一段时间不说话。
2008年,下定决心的陈宙报名参加贵州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并顺利录取,担任普定县鸡场坡乡新寨村副书记。“从县城回到农村,父母亲都反对,妻子更是多次和我闹。”说起当初的转行,陈宙眼角泛起湿润。
当上村官的陈宙,面临一大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改厕、改灶、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既繁杂琐碎,又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得心应手,陈宙经过摸索,硬是把新寨村的各项工作做得有模有样。
“怎样才能使群众收入增加、生活变样?”这个问题整天在陈宙脑袋里打转。新寨村属普定县较偏远的乡村,为寻求一条适合新寨村发展的路子,陈宙经常到县乡有关部门奔走。2010年1月,陈宙当上新寨村党支部书记,他要找到一个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的项目,在他心里,恨不得一夜间将新寨村建设成美丽、富足的小康村。
陈宙在地坝、干坝、新寨等组取土样送到县烟草公司,看看是否适宜发展烤烟种植。检测结果显示,新寨村的土壤系黄沙壤,弱酸性,非常适宜种植烤烟。烟草公司也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确定在新寨村发展烤烟种植500亩。
陈宙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发动6户村民种植100亩,自己带头种植200亩,引进烤烟种植大户种植200亩,并建成25栋密集型烤房、7个漂浮育苗大棚,同时他还带头流转土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种植薏仁米100亩。
2011年,新寨村的500多亩烤烟在经历旱灾考验后喜获丰收,创收130多万元,效益是种植玉米的3倍。看到村民赚钱了,陈宙打心里高兴。县烟草公司、鸡场坡乡党委政府决定2013年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新寨村重点扶持,将新寨村打造成全乡烤烟种植示范村。
2013年,陈宙调到落东村任支部书记。落东村是个移民村寨,基础设施薄弱,陈宙多方奔走,协调160余万元,铺设入村公路、修建灌溉工程,带领村民搞起种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在陈宙的带领下,落东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移民村向小康村迈进。 乔 胜
王 典 面对两份通知,选择信守承诺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说这句话的是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前吉山村新任大学生村官王典。
王典是来自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一个土家族姑娘。7年前,她考上中央民族大学,4年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4月,即将毕业的她在网上看到平谷区招聘大学生村官的信息后就报了名。与此同时,她还参加了北京市公务员的补录面试,报考的是门头沟区地税局的职位。不过,她对地税局这边的面试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并没寄予多大希望。王典哪里想到,6月12日,就在她接到平谷区村官办录取通知并签订协议后,6月16日下午,她又接到了门头沟地税局的体检通知。
老师和同学听到这一消息都为她高兴,提前祝贺她被地税局录用。然而,王典却作出了与大家预期完全相反的选择——去平谷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她不想瞒着自己的妈妈。当她打电话把自己的选择告诉远在家乡的妈妈时,她的妈妈一听就急了:“王典啊,那可是铁饭碗啊,你怎么说不要就不要呢?”王典理解妈妈的心情,耐心地开导妈妈说:“妈,您别急。说实在的,放弃地税局工作确实舍不得。可是您知道吗?我与平谷签约在前,地税通知在后。如果我违背承诺,单方面毁约,这种心灵上的负疚感将会长期折磨我,而且也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妈,您从小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您想想,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利去做失信于人的事呢?再说了,我到农村锻炼几年,对于我以后的成长肯定大有益处啊!”
听了女儿的一番话,妈妈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可女儿毕竟是妈的心头肉,言语间流露出对女儿以后生活的担忧:“王典,你说的这些妈都懂,可3年以后你还将面临一次职业选择啊?”王典安慰妈妈说:“您放心,我将在村官岗位上走好每一步,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7月初,王典背着行囊来到刘家店镇前吉山村,开始了为期3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活。当说到她3年以后的打算,王典淡淡一笑,说:“我还没想过,以后再说吧,先把这3年的村官工作干好。” 李永明 马鹏程 王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