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西北6公里处,是扬州版图上难得的丘陵山地,山上有泉,涝不盈、旱不竭,谓“天下第七泉”,虽海拔只有67米,但仍被称为甘泉山,邗江区甘泉街道因此而得名。这些年,甘泉一共来了14名大学生村官,期满的10个人已经愉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坐在记者对面的3个村官,一个已经考上公务员,一个升任街道办副主任,一个仍在村当书记,“既然选择当村官,就要敢对群众说无愧”,是访谈中他们共同的心声。
农民的子女,
更应用所学报答父老乡亲
俞聂玲(2008年村官,公路集村原党支部书记,现任江都区环保局公务员):2008年8月,我大学刚毕业就来到双塘村当村官,有人说这是“跳出农门、再回农门”。但我想,作为一名农民的子女,更应该用自己所学报答父老乡亲,用新知识报效生我养我的土地。
让我终生难忘的是2009年8月20日,这一天组织上调我到公路集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把一个2444人的村子的生存和发展重任交给了我。公路集村经济相对落后,村部设在一个废弃企业的车间里,村集体收入当年仅3万元。顶着困难和压力,我一个月内走访了各村民小组,拜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并与村“两委”成员促膝交谈,逐步明晰发展思路。
当务之急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村木器厂因为发展需要,急需搬迁扩大生产厂房。经多方面研究和协调,我提议将村部所占的车间租赁给企业使用,村部重新租赁新的办公场所。这样做,既留住了村里本就屈指可数的企业,也为下一轮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通过租出和租进,三年来为村集体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收入。
我知道,民生问题无小事。公路集村老百姓最想解决的事情是通路——一条连接7个村民小组、关系到一半以上村民的生存之路。经过计算,建成这条水泥路需要100万元,我一方面申请政府道路建造补助,另一方面逐个拜访村里外出经商成功的老板,请他们解囊相助。经多方“化缘”,这条2.8公里长的水泥路很快建成通车,结束了村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历史。
村里原本有个特困家庭,家里三个光棍,老大得了癌症,最小的痴呆,生活难以为继。我了解情况后,立即发动全村给予帮助,安排专人给他们打扫卫生,同时与民政部门联系帮助办理特困补助,定期给他们送去各种生活必需品,并给老二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很快使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
我为群众做得很少,但党组织和群众给了我很多很多:扬州首个省选聘大学生“正职”村官;全市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区党代会代表……如今,我虽然已是江都区环保局的一名公务员,但我会永远记住2008—2011这3年的村官经历。
影视城,
群众家门口的“聚宝盆”
李扬湖(2009年村官,甘泉社区原党支部书记,现任甘泉街道办副主任):大学毕业那年,自己选择回家乡当村官,父母也高兴。刚开始,在双塘村做主任助理,2010年3月调到甘泉社区任党支部书记。
社区跟村里不同,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高一些,但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往往跟不上,没活动参加、也没地方玩,大家只能打牌喝酒,家庭矛盾多,也影响了干群关系和邻里关系。我跟社区干部商量,由社区拿出些钱,力所能及组织开展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很快,在文艺骨干的带领下,社区成立了新星艺术团和舞龙队,编排了多个节目,在各个重大节日闪亮登场。晚上,广场舞、健身操参与者越来越多。
可能是我在社区搞文化活动出了点小名,或许是打造“甘泉影视城”的需要,街道调我担任文卫科副科长兼文化站长,不久又让我兼任影视文化外包服务站的站长。影视城规划占地总面积1000多亩,包括影视核心产业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演艺人才培训中心及配套商业中心等几大块,由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投资,2011年10月试运营以来,已拍摄《大清盐商》、《与狼共舞》、《刘伯承市长》等20多部影视剧,大导演胡玖、张黎,著名演员张嘉译、孙红雷、刘晓庆等都来拍过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开始叫我“李导”。建影视城让一些农民失了地,但影视城一定要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聚宝盆”。我积极联系剧组,招募群众到剧组担纲临时演员,先后有5000多人次成为各个影视剧中的“角儿”。加上在影视城打工的收入,一年就为群众增收50多万元。随着影视城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来参观的游客有10多万人,其中八成以上组团而来的游客都由我来做导游。2012年,通过公推公选,我成了街道办副主任,但影视城文化外包服务站站长的头衔没有丢,今后我这个“李导”还得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