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徽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于2008年8月分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十里村,在村任职3年,后考入乡镇公务员,现在仍在基层工作。作为曾经的大学生村官,三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是我成长的关键,使我深深体会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真正含义,即使现在仍然受益匪浅。
记得刚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分配到新安镇十里村时的欣喜;到村后见到村内落后现状时的落差;村干部第一次见到一个女娃到村任职的失落;经过三年与村干部、村民的相处后融洽的喜悦;第一次为村跑部门拉赞助,修好村门前道路时,大家认可的眼神;第一次与留守儿童接触为他们补习功课时,留下的眼泪;三年后离开村部时的大家的依依惜别之情,我发现三年时间转瞬即逝,三年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由于村民早晨办事的较多,所以我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6点10分前要赶到村部。由于十里村离县城正好十里的路程,每天我要骑电动车上下班各要走30分钟的路程。通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了解了村内的基本情况,十里村是由原十里村、瓦岗村、花郢村三个村合并而成,38个村民组,10000亩土地,9000人居民,村内11个村干部、38个村民组组长......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将38个村民组走了个遍,具体的了解全村的经济发展方向、群众的分布、村内塘坝的具体位置.......通过三年时间,协助村书记解决村内各项事务,共写满了6个笔记本...... 在村内村干部很怀疑的眼光看一个女娃时,我通过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解决了村文书送镇三次都被打回来修改的本村手绘地图;在村干部很头疼组织、计生、民政等录入问题,我通过计算机帮助进行无纸化操作,既节约了纸张,又方便了存档,更减少的村内干部到外打印的费用,节约了村内的开销;在村干部头疼村部两间瓦房漏雨、进村部的道路一直是石子路问题时,我借助组织部,通过跑部门拉赞助,修补了村部的屋顶,将村门前的石子路,修成了水泥路,方便了村民进村办事;在我们村村部旁的十里村小学老师头疼小学里的留守儿童的时候,我运用我师范的专业优势,借用休息日给村内留守补习功课,分享他们的心中的小秘密;在村干部农忙时,我也加入到其中,分享收获的喜悦......
我发现农村的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那里有淳朴的村民,广阔的土地,每当你走到田间或是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些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时,你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增长许多基层知识与阅历,这是书本难以表达,老师难以传达,不接触民意无法体会的,因为这些是自己感悟和经验的积累,是村官成长道路的助力,是村官逐渐成熟的标志。
通过我三年的努力,我连续两年的考核均为优秀。其实我觉得,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很优秀,考核只是一种工作认可形式。相信自己行,并为之努力,发挥自我特长,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参与到村内新农村建设中去,主动带领群众致富,为服务基层发光发热,自我觉得充实,觉得自己有所进步,有所作为才是关键。同事的认可,群众的满意才是最好的褒奖。 (安徽省滁州市半塔镇团委副书记、原大学生村官 韩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