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村民要的并不多
2014-07-18 11:04:00

  “‘村花’来了。”自从我2013年9月到大寨村以来,村主任时常拿我逗乐,“志飞,咱一会喇叭广播广播,这周末给你抛绣球找对象?”村主任的话像导火索,随后便是七嘴八舌,炸开了锅:“年龄18-80”、“身高130-160”、“富二代优先”……接着哄然大笑,我不时插一句:“男女不限”,他们更是乐开了花。我并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接纳了我。

  “小姑娘,中午到我那儿吃!”说话的是退伍老军人李文国,我只是帮他办理过退伍军人补贴;“官儿,这是我自己种的菠菜,你拿着!”“暗送秋波”的是张建斌的妻子,我仅仅在她儿子与社会青年斗殴受伤后,多跑了几趟镇派出所,帮他们维护了合法权益;“闺女,别擦了,我一个老头儿没那讲究。”空巢老人李连劝阻我,我只是没事时陪他说说话,帮他把收音机调到戏曲频道,为他擦擦桌子而已;“姐姐,帮我照相!”衣服黑油反光、常年两筒鼻涕的“傻姑娘”王智慧拽着我的衣角说。我顺势拉起她的小手,决定给她拍出最漂亮的照片。她好像从未这样开心过,摆出她认为最漂亮的动作。她没有看镜头却乐开了花,而我只是点了几下手机而已。

  他们要的并不多,只是我力所能及的小之又小的事情,只是我以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满足,就会笑。

  看着他们笑容,我更是开心,因为我已渐渐融入大寨。同时,我也明白,自己还需要为大寨的改变继续努力。

  农村环境整治开始了,针对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我和干部们讨论了实施方案:将全村分为5个片区,村两委干部分为5组,实行“分片包干”;治理过程先后分为杂物清理阶段、断壁残垣翻修阶段、道路清扫阶段和墙壁粉刷阶段。

  看,以我为“头目”的“村姑”小分队,你扛扫帚,我拿铁锹,三轮、铲车齐上阵,老妪少妇全参与,随着扬尘,伴着说笑,那真是一个热火朝天。

  整个过程由粗到细、循序渐进,清运垃圾520余方,粉刷墙壁10.4万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1个,使我们村大街小巷无垃圾,360度无死角,村内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个个喜开颜笑。

  现在,我走到谁家门前,都被热情邀请;走到哪条大街,都能看到幸福洋溢的笑脸。这,就是我的动力。我要和大寨一起加油,为了让这笑容更灿烂!

  (作者为河北省魏县德政镇大寨村书记助理)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李志飞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