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大学生村官之“三问”
2014-07-07 15:02:00

  作为大学生村官,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即村官是什么、为什么当村官以及应该怎么当好村官。如何回答这“三问”,将直接决定大学生能否胜任村官一职,影响其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的好坏,也关系着群众的利益能否得以实现。

  一问村官是什么?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中央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大学生当村官,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政策、法律等多方面服务,带头并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大学生深入农民,深入农村,为党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后备力量。简而言之,大学生村官是时代的新青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更是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二问为什么当村官?当村官是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学生追求理想的一种人生选择。李源潮部长曾说:“把当村官作为“跳板”的人,只看到自己的下一个位置,只有把当村官看成人生基石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一生。”大学生选择“村官”这条道路,就是选择了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通过在农村锻炼增长才干,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也只有怀揣为民服务的村官梦,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只有甘愿自我奉献的大学生村官,才能用无悔的青春抒写出华丽的篇章;只有摒弃追名逐利和世俗的物质主义,才能坚守信念,根植农村,守住净土。

  三问怎么当好村官?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时,是在不断实践的课题。当村官就要做好村官这项事业,而“好”字既体现在大学生村官的个人修为,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过程。

  一、立足岗位,做好村官本职工作

  村官是一份为民服务的事业,意味着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大学生村官只有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才能把这份事业做出成绩。

  “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以最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村民,站在他们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用最动人的笑容对待每一位群众,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持最敬业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做到群众满意。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岗位在哪,责任就在哪。

  大学生村官无论是带领村民致富,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纠纷矛盾,还是播放远程教育,组织党员学习,整理档案资料,都应牢牢树立责任意识,尤其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如果连岗位责任都忘记,又谈何服务呢?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责任意识、敬业担当精神,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岗位工作做到位。

  二、保持高尚追求,树立为民情怀

  常有人这样问:“大学生来当村官,还是与土地、农民打交道,岂不是吃亏了?”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从物质的角度看,确实是吃了点亏,但是这些苦在人一生中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一点也不吃亏的。大学生当村官,追求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更高的人生价值。

  (一)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大学生村官要保持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在遇到困惑与挫折时,迎难而上;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自觉抵制,守得住底线,坚决同不良的风气作斗争。

  大学生村官要胸怀大局,树立新青年的强烈使命感,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把握大势,着眼长远,将个人价值转化为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社会价值中,这样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二)心系群众,把群众装在胸中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树立为民情怀,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身上。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大学生村官应有这种情怀,时时刻刻想着群众,敬畏群众,想着群众的需要、群众的冷暖、群众的安危,并付诸行动,才能赢得群众尊重,获得群众认可,也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三、坚守艰苦奋斗的精神,增进与人民的感情

  农村是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磨砺人生的学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吃苦、肯吃苦、找苦吃的大学生村官才能做出较大的贡献。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却有无可替代的静谧,大学生村官应当坚守艰苦奋斗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农村的道路可能不好走,但农村的天空分外蓝。

  能吃苦、肯吃苦的人方有作为。如果大学生村官只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人民群众的福祉的。大学生村官应深入田间地头,哪怕泥泞裹足;深入群众,哪怕是三伏还是三九;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发挥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价值,才能有所作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大学生村官应当具备一点精神,那就是自找苦吃的精神,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大学生村官身影的精神。大学生村官要主动担当,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只要是群众需要的,都要主动去做,这样才能给群众谋福利。在干事创业中率先垂范,敢为人先,从内心尊重人民群众,在情感上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消群众的观望迟疑态度,才能带动群众谋发展。

  四、学习先进知识和经验,增添为民服务新动力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有时候工作方法生硬、不灵活,导致工作效果受影响。因此大学生村官首先应认识自己的不足,拜农民为师,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基层是最好的课题,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村官应甘当“小学生”,尊重群众,勇于不耻下问。这样才能扎根基层,增长才干,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一)走出校门,踏入农村,学习脚步不能停

  大学生做村官,走出学校,进入社会,角色转变了,但仍要坚持学习,保持学生本色,具备学习的精神,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可偏废,学习的脚步都不能停。这是因为相比于大学的学习,农村、农民、农业这三门“课程”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以要成为“行家里手”,就要用踏实、认真的态度去学,要锲而不舍的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

  (二)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

  普遍来说,大学生村官理论知识丰富的,但农村实践经验是缺乏的。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拜农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学说群众语言,学会与群众聊家长里短,感受农民的质朴与勤劳。站在农民的角度看问题,学习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深入钻研问题,深层次思考“三农”问题。习总书记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农村调研,根据农村实际,做出科学决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村民办实事。

  (三)学以致用,带动群众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大学生村官学以致用,用知识、能力服务“三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助推新农村建设。同时还要带动农民一起学习,学习内容切合农民的所想所需,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内容,群众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生活中,走向现代农村的建设道路,这就是“授人以渔”的道理。

  大学生村官的“问题”有很多,但这三个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答案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体现在“为民服务”四个大字中。解决了这三个基本问题,再去处理应对复杂问题,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

  村官的工作是琐碎的、枯燥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村官的生活是简单的、单调的,但却满载着群众的认可与信任;村官的心态是平和的、沉稳的,但干事创业却是满怀激情、挥洒热血的。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寄托,大学生村官之路将会走得更远。

  (作者系重庆市梁平县双桂街道安宁村村官)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重庆市梁平县双桂街道安宁村村官 潘红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