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北京大学生村官:青春无悔 报国有路
2014-03-13 17:21:00

  甲午马年春节伊始,一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回信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其中反响最为热烈的还要属我们大学生村官群体了,连张广秀同志自己也表示为能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而感到惊讶。她说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村官,尽了自己职责内应尽的义务,就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鼓励和赞誉,实在是新年里意料之外的惊喜。一时间张广秀同志成为了我们这个群体里的明星人物,张广秀同志是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的一员,她身患重病还心系群众,恪尽职守,她的事迹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分煽情的渲染,连习近平总书记都评价张广秀同志的事迹“很质朴,很感人”。

  我们为有这样质朴的战友感到骄傲,我们为有这样坚强的楷模感到自豪。敬业奉献是公民基本道德修养规范精神的要求之一,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勤勉热情,更是我们数十万大学生村官应当恪守的职业道德。我们要向张广秀同志学习,学习她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远大志向;学习她心系百姓,干事创业的模范精神;学习她带病工作,不畏艰难的乐观坚毅;学习她真情为民,真意待事的负责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一封简单的回信,不单单是对张广秀一名同志的亲切慰问,更多的是透露出对我们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的关怀和期望,这着实令人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自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以来,先后有百万大学生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一线工作中去,为农村管理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给驻村干部带去了许多新鲜讯息,让村级管理电子化办公成为可能。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下基层政策正犹如当年毛主席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我们必将大有作为。农村是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农村是真正需要建设的地方。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的磨练。艰苦的环境让我们褪去浮夸和稚嫩,偏远的幽静让我们增长心智与才干。“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知识青年提出的工作要求以及殷切盼望。我很高兴自己在走出大学校门之后能选择来到农村,来到基层,来感受一下我不曾了解过的乡村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青春,挥洒汗水,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机会是人生的财富,这样的年华该不虚此行,这样的青春将更有价值。

  来到马池口镇丈头村工作已半年有余,回想起自己的工作和感悟,受益良多。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村官工作的实际内容和我预想当中的大相径庭,我无法像那些优秀大学生村官楷模一样,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我也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曾让我一度很沮丧,也曾怀疑过自己的价值所在。好在村里的干部及时为我指点迷津,其他村官及时与我交流,让我慢慢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农村工作没有一尘不变的规律,而应该根据复杂多变的客观情况,立足实际,着手工作,切勿眼高手低,心高气傲。踏踏实实的了解村情民意,是为日后工作夯实基础;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是为村领导干部减负减压;勤恳细致的为民服务,是得到百姓认可的首要保证。我来到丈头村,最大的愿望就是为这里的村民办点儿实事儿,办点儿好事儿,哪怕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就能调整好工作的心态。半年来,我坚持穿越村中人多的小路上下班,路上遇到所有的村民我都积极主动的和他们打招呼、聊天儿,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惊讶或者防范,到后来有些村民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每天不厌其烦的说几遍“村官儿来了”“村官儿再见”让我倍感温暖,再到后来村民会主动来村委会找我帮他们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小忙,会在恶劣天气或逢年过节之时亲切的招呼我去他们家里吃饭;平时有村民来村委会办事,我都热情接待,耐心答疑;遇到困难户、残疾人、老人孩童等弱势群体的补助问题,我总是格外仔细的填报核对报表,也总是为他们力争各种福利;遇到村民邻里纠纷,我能够不偏不倚,以安抚和调和为主做双方工作;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作为本村的普查员,我深入到每一家个体户和企业做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填写报表,在年终的村民代表会上,好多村民向我们村党支部书记评价我时,都竖起了大拇指。我真的深受感动和鼓舞,感动的是村民质朴的情怀,你做了一点点小事,他们就感谢你,认可你,鼓舞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看到了百姓对我的需要所在。

  农村的管理工作实务千头万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电子化办公已是大势所趋,其中包含平时的会议纪要和报告总结,还有一些通知、文件需要通过网络方式上传下达,更有专项工作中移动性电子办公设备的普及和推广。种种要求是现有村级管理人员力所不及的,大学生村官这个年轻的群体,带着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对新鲜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来到工作岗位上,让村级管理电子化办公成为现实,极大地减轻了村里其他干部的工作量,提高了整个村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

  还有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村官,被抽调和借用到其他辖口或部门短暂协助工作。我很羡慕这些优秀的楷模,他们能在各部门和各项专项工作之间积累不同的工作经验,不但优化了乡镇工作中人力资源的配置,精简了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为今后的基层工作和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即便我们的到来给农村管理实务过程中带去了很多的便利与改变,镇村领导都夸奖我们这个队伍是骨干、是精英、是很多工作的中流砥柱,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业务素养还是亟待提高的。大多数村官和我一样,来自于城市,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对于一切事物的好奇新鲜感也意味着对于一切实际生活经验的匮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学会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中特有的为人处事方式,向村民学习农业生产的经验和知识,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领导和同事学习如何提高业务水平,向书本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知识、惠农政策等等。所谓“达者为师”,我们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来学习,放下学生的架子,虚心求教;扑下年轻的身子,锐意进取;静下浮躁的性子,踏实工作。在农村见世面、长才干、出成绩,在基层工作中成熟、成长、成才。

  其实,在村官队伍中有千千万万个“张广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来自不同的学校,坚守着同样的岗位,呵护着青春的梦想。有些人身获殊荣,但更多的人却是默默无闻,有些人创业致富,但更多的人却在琐碎中成长。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无价的,每一个人的青春也都是无悔的。在人生风华正茂的岁月里,我们曾携手,我们共激昂,我们把青春留在农村,我们把梦想种在基层。所有脚踏实地的前行,都会为我们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灌溉、施肥,所有坚持不懈的努力,都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添砖、加瓦。

  党和政府一直热切的关心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成长,也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政策倾斜。对于期满后的再择业,诚然会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当牢记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希望,更应当铭记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一直带有饱满的激情和正能量来投身工作,一直带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奉献社会,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用汗水浇灌过的土地,不要忘记我们曾用热血融化过的隔阂,不要忘记我们曾用青春谱写过中国梦的赞歌。(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丈头村2013届村官 王莹)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王莹  
复制本文链接